投資市場波動,引致強積金成員的累計權益大縮水,有人考慮由進取的股票基金,轉投低風險的保本基金或保證基金,以免蝕本。但專家指出,保證回報必須符合特定條件,如成員認知不足,回報與預期未必相符,可能會跑輸通脹。
根據強積金條例規定,每個強積金計劃均要提供最少一個保本基金,供成員選擇。該類別基金的投資目標,為賺取銀行儲蓄存款利率相若的回報,因此屬保守兼低風險的投資。
保本基金的每月回報,如低於當月積金局公佈的「訂明儲蓄利率」,受託人便不能收取任何費用(見表)。雖然基金屬低風險投資,但回報會受利率升跌影響,而且未必能跑贏通脹。
保證回報可調整
至於同屬低風險的保證基金,則對成員的投資作出一定保證,例如本金保證、最低回報保證或其他特別條款保證。不過成員要留意,其保證回報率,可在預先通知情況下調整或取消。
保本和保證基金均保證,打工仔於到期日可獲得一定程度的本金保障,由於有這個保證,所以亦加入「保證人」元素,即保證人有責任在基金到期日,確保所承諾的本金可以交回成員。如在到期日,保本基金的手頭資產不足以提供所承諾的本金時,保證人就有責任填補差額。
保證基金的種類繁多,而且附設不少條件,保證項目各異,如「本金保證」指保證可取回全數的供款本金淨額,「回報保證」則保證最低回報率。此外,硬性保證指基金每年或每月的回報率,都可得到無條件的保證。
附設條件限制多
至於軟性保證是成員需符合特定條款,或將資金鎖定一段日子,才可得到有關保證,否則條款可能因此而更改甚至失效,其他更有提款條件及有限保證期,打工仔於選擇時,記得留意計劃細則。
若完全符合所有條款,只要達到指定的退休年齡,便可全數取回有關保本、保證基金內的累計權益。
專家
資金被鎖欠彈性
強積金顧問公司駿隆集團董事總經理蕭美鳳指出,保本基金的回報,與本港3家發鈔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相若,現約0.01厘。
她表示,以貨幣和債券為投資工具的保證基金,由於有回報保證及風險管理充足,因此較適合保守,又可長時間鎖定資金的打工仔。
蕭美鳳提醒打工仔,轉換至保本基金前,特別是將近退休的強積金成員,要預計其累計權益或會被鎖定一段日子,缺乏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