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愛》中男女主角究竟是否相愛是個令人玄惑的問題,更玄的是,無論他們是否相愛,他們都影響了彼此的一生。
由漢娜在街頭第一次見到麥克,到在獄中他們最後一次相見,由始至終,她都叫他「孩子」(kid),她比他年長二十多歲,連旁人也誤會他們是母子。這個嚴謹如機械人般執行工作指令的德國熟女,大抵從未思考過一個問題:她,愛不愛他?所以,當麥克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她顯得既愕然且茫然。與其說她愛他,不如說她享受跟他在一起時,她掌握的絕對主導權,她決定他們幽會的內容和次序,她引導他用身體得到快樂,她決定速度及次數。這個自卑的女人,在處於絕對弱勢的孩子面前,享受了絕對的自尊。所以,我覺得她自殺不是為了麥克,而是為了自己,她為自己毫無選擇下所犯的過錯坐了二十年牢,承擔了責任,然後很有尊嚴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她也許從未愛他,但他影響了她一生。
至於麥克,十五歲時他對她瘋狂熾烈的愛,其實不過是性吸引。數年後,那個他曾經以為沒有她他活不下去的女人成了他無法啟齒的秘密。往事令他羞恥。所以,在他有能力幫助她的時候,他選擇了逃離,寧願背負一輩子的歉疚。正如漢娜在法庭上反問法官,「不然,你會怎樣?」她無法選擇,他亦然。雖然他不再愛她,但她同樣影響了他的一生。
有緣影響別人一生,或被別人影響一生,不知是幸抑或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