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TATP可溶於液體避過警犬

特稿
TATP可溶於液體避過警犬

學名三聚過氧丙酮的TATP,是歐美各國反恐部門頭號敵人之一,一些教人自製炸彈的網頁更以「恐怖分子的首選」來介紹。翻開近年恐怖襲擊資料,TATP惡名昭彰,05年7月7日及21日,恐怖分子利用TATP襲擊倫敦巴士及地鐵,共造成56人死,700多人傷;01年12月阿蓋達成員亦將TATP藏於運動鞋鞋跟,企圖襲擊由法國巴黎前赴美國佛羅里達州航機,但最後由乘客制服。
香港大學化學系副教授馮應昇指,TATP是由Triacetonetriperoxide而來,其製作原料包括有機溶劑丙酮(Acetone),及過氧化氫(Hydrogenperoxide),兩者混合後出現氧化及聚合,最後得出的白色晶狀物,就是TATP。

百年前化學實驗發現

馮應昇續稱,TATP是一百多年前外國科學家於化學實驗中偶然發現的副產品,但因其結構極不穩定,遇熱、微小磨擦和衝擊產生的火花都足以引爆,若加上硝酸更會即時爆炸,爆炸時不會產生火燄,反而會在短時間內產生強大氣體。
外國化學學者更指,使用數百克的TATP,在爆炸時會於不到一秒內產生數千公升氣體,近距離隨時炸甩頭。不過TATP最大殺着是可溶於有機溶液,恐怖分子利用此一特點將TATP冒充飲用水帶上飛機,連機場警犬亦未能嗅到,當成功帶上飛機可再加熱令溶液揮發從而得到炸藥,各國為防恐怖分子攜帶TATP登機,因此索性一律禁止乘客攜帶液體飲料登機。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