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聯合國金融改革把脈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施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支持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提出的新儲備貨幣建議,要求在IMF特別提款權(SpecialDrawingRights,SDR)的基礎上,取代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他指,新儲備體系可望一年內推出。
稱無通脹及簡單易行
聯合國去年組成「改革國際金融和經濟結構委員會」,就國際金融改革研商具體可行方案,並於上周末提交聯大。委員會召集人施蒂格利茨指,有必要徹底改革現行全球貨幣儲備體系,而新的全球貨幣儲備體系可建立在SDR的基礎上,減少各國大規模外滙儲備造成通縮效應。SDR價值與一籃子貨幣掛鈎,包括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比重每5年調整一次。施蒂格利茨認為新金融體系「無通脹、簡單易行」,可望緩和單一儲備貨幣急速貶值帶來的風險。他批評現時美元儲備體系是導致全球經濟轉弱的主因。他說,在發展中國家自己仍有巨大需求下,卻以近乎零利率,將數以萬億計美元借給美國,就說明了問題本質。
對於周小川提出的建議,施蒂格利茨認為可望在一年內推出,委員會專家正研究落實的形式,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如何分配SDR內那一籃子貨幣,預料這是G20峯會的討論議題之一。
中國銀行副行長王永利昨天也撰文,指有必要建立不受制於單一貨幣的新國際貨幣,以免被美國因過度「印鈔救市」而令全球面臨通脹風險。新國際貨幣要按各國持有的份額,配置在世銀的投票權。
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