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瓶漱口藥錯印有效日期團體形容匪夷所思 促派藥劑師巡藥廠

八瓶漱口藥錯印有效日期
團體形容匪夷所思 促派藥劑師巡藥廠

【本報訊】再有藥廠供應的藥物出錯。具有GMP認證的美達藥廠一批氯化鈉漱口藥丸標籤出錯,八瓶藥丸標示的有效日期比真實早了一天,兩瓶供應給沙田威爾斯親王醫院,一瓶未有出廠,五瓶下落不明。衞生署指出,標籤誤印是人為疏忽。藥劑師形容事件匪夷所思,要求政府加強巡查藥廠。

五瓶下落不明

涉及的藥物為「氯化鈉」(Sodiumchloride)900毫克裝藥丸,用作漱口。該批藥物(批號:810655)的正確有效期應為2012年10月31日,但兩瓶供應給威爾斯親王醫院的藥物標籤有效期,被誤印為2012年10月30日,即比真實的有效期早一日。
該批藥物由美達藥廠製造,根據公司的資料,共有8瓶藥物受影響。除了供應給威院的兩瓶,還有一瓶尚未出廠,另有5瓶下落不明。衞生署補充,同批次的172瓶藥物已送往12間公立醫院,另有14瓶供應香港防癌會及兩家藥房。
衞生署的初步調查顯示,標籤誤印的原因懷疑是人為疏忽。該署發言人稱,美達藥廠具有GMP認證,今次出錯是藥廠本身問題,錯誤是負責標籤的人員不知道10月份應有31天,以為10月份只有30天。該署昨日巡視該公司,並無發現其他藥劑產品有同樣的誤印問題。
藥物監管制度檢討委員會成員鄺耀深形容,有效期標籤錯誤是匪夷所思,估計是藥廠把兩日生產的藥物混淆成一日,或更換標籤時有部份忘記更換。

暴露人手不足

他說,今次事故中,標籤有效期比真實早了,對病人安全應不構成影響,但事件暴露了藥廠的藥劑師人手不足,未能有效監控生產程序。
鄺耀深建議政府今後不再只抽樣審核藥廠文件,應該派藥劑師實地巡查藥廠,確保生產程序合格,才能防止類似事故。醫管局回應稱,該藥物並無安全、效能和品質的問題,病人服務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