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解決連串藥物事故,食物及衞生局特別成立藥物監管制度檢討委員會,但委員會名單引起非議。成員之一的香港製藥商會有限公司會長鄭香郡,在曾出事的歐化藥業同系藥廠正美任職;另有委員於醫管局的藥物供應商任職高層,均被指涉及利益衝突。但食衞局表明無意更改人選。
增聘10合約藥劑師
藥物監管制度檢討委員會共有20名成員,食衞局希望集結不同利益團體,以便日後制訂新措施時,能獲各方同意。有讀者來函指代表香港製藥商會的鄭香郡,於歐化的「姊妹」公司正美任職藥劑師。本報昨致電正美查詢,未獲回覆。
有業內人士指,另一名委員香港醫藥經銷業協會會長葉婉婷,則是全球藥業有限公司營業董事,該公司代理的藥物,不少供應予公立醫院。食衞局表示,該局是以團體代表身份作出委任,委員需申報利益衝突,若出現利益衝突,局方會按一貫做法處理,但沒說明何謂一貫做法。
此外,食衞局已在下年度預留150萬元提升藥物監管機制,衞生署會增聘10名合約藥劑師,加強巡查。檢討委員會成員崔俊明表示,增聘藥劑師明顯不足,應增加4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