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toFace:政治娛樂有綵排

FacetoFace:政治娛樂有綵排

程介南與陶傑,一個是前民建聯副主席兼立法會議員,一個是當代才子兼時事評論員,河水不犯井水?錯了,實情兩人年齡相差只八年,卻是師徒關係。見面話當年,嬉笑怒罵,程介南嬉笑母校點滴,謂陶傑根本不風流;陶傑怒罵議員低手,掟蕉拍枱狂吠只為做秀。

記者:蒙為亮
攝影:梁細權

程介南

前民建聯副主席,曾任香港立法局及立法會議員,曾主持亞洲電視節目《亞洲新視野》,現擔任公關公司總經理。

陶傑

原名曹捷,專欄作家及傳媒工作者,有「第一才子」之稱,善用文化角度論政,在報章雜誌發表文章,批評中國文化陋習及中港政府敗政,有《天國的凱歌》、《恭敬有罪──陶傑短評》等超過40部著作。

程=程介南
陶=陶傑

赴英練成冰火五重天

常言自古才子多風流,黃霑、倪匡、倪震、新進才子王貽興如是,陶傑自然不在話下。今天的他才情橫溢風流瀟灑,但在班主任程介南眼中,昔日的他根本名不經傳,只是個不修邊幅兼沉默寡言的培僑學生,陶傑聞此笑道:「我驚槍打出頭鳥嘛,話晒我讀嘅係左派學校,哈哈。」

■程介南對培僑感情很深,教過的學生都沒忘記。

程:我教過你中文同美術,當年對你印象唔深。做老師只記得兩種學生,一種好曳好多口又唔守規矩,另一種係品學兼優好學生。你呢,兩種都唔係,着校服唔整齊又唔同其他同學玩,同「風流」兩個字扯唔上關係。

陶:當時仲未開竅,五十年代出世嘅人真係好純情㗎,邊似家啲學生哥咁,十四、五歲就玩4P?嗰個年代,去圖書館借小說返屋企,有得睇小說已經好心滿意足。

程:我唔係講呢樣,我係話你好少同同學仔傾偈,好似好孤高咁,又唔似家咁能言善辯牙擦擦。點解會變成咁?去英國留學學番嚟嘅?

陶:初中時期學藝未精,都係低調啲好,所謂槍打出頭鳥嘛。舉個例子,當年五四運動,就係因為北大學生自以為是搞學運,打倒孔家店又燒經書,令幾多中國文學經典失傳!我覺得,尤其係喺中國人社會長大嘅青少年,細個應該少說話多吸收,訥於言而敏於行,到有機會先一次過發表。好似我咁,細個借子彈,去英國讀書練劍磨刀,先可以練成今日嘅「冰火五重天」。

程:哈哈,你唔講我都唔知「冰火五重天」係由英國傳返嚟嘅,哈哈……對你印象最深都係支筆,以當時中二計,基本功打得好,你有篇散文〈屋之輓歌〉,奪得1976年全港中學生徵文比賽冠軍,又試過投稿《新晚報》,我諗同你爸爸媽媽都係傳媒人好有關係。

陶:都係嘅,我老竇喺《大公報》返工,耳濡目染,我都睇好多古典文學同報紙,對寫作唔多唔少有幫助,而且當年無潮語,所以文筆自然比較流暢。

愛國學校少播國歌

二人的母校,正是傳統被稱為左派愛國學校的培僑中學,一說到「左派」,二人異口同聲認為這標籤不妥,更聲言非常享受母校的學習氣氛,回歸後打正旗號的愛國學校反而買少見少。昔日的親中學校,是否日日國歌當校歌播不停,上中史堂就得背毛語錄?

■陶傑提出的「冰火五重天論」和「恒指民生論」,令程介南哭笑不得。

程:太誇張嘞,其實除國慶外,母校唔會成日播國歌,圖書館都唔係只得愛國書籍,不過就唔知點解仲有本《紅軍長征回憶錄》。其實六、七十年代嘅香港社會,左派學校先至係少數,我去英國讀教育文憑再返香港教書,當時港英政府竟然界定左派學校為外國學校!唔係賣花讚花香,我覺得左派學校有兩樣嘢好,一,由細到大培養到公民意識,你係中國人,一世都係中國人;二,學生比較純樸,想壞都唔壞得去邊。

陶:呢點我非常認同,以我爸爸為例,因為佢做《大公報》,所以一心想我讀培僑。當時年紀小,有書讀就讀,邊有得揀咁幸福。我覺得左派學校根本唔需要日日播國歌,日日講政治講愛國,因為讀得呢間學校,唔使講你本身都Feel得到,呢個就係共產黨最叻嘅地方。學校畀我嘅感覺,有啲似太平天國,自己獨立運作,有自己學校電台、飯堂,學校仲要開喺半山,好三不管。

程:嗰個年頭,邊有小朋友話事呢支歌仔唱,入唔入培僑全由家長決定,但凡知書識禮嘅父母、愛國分子都會選擇培僑。

陶:其實分乜鬼左派唔左派愛國唔愛國吖,全部都係約定俗成一廂情願,唔通左派之外嘅學校全部係右派?愛國之外就唔愛國?有太多灰色地帶,唔可以一面倒話自己巴閉定封閉,小撮人孤芳自賞根本無意思。講真,我童年嘅學校生活算快樂,除咗美術比較低分之外。

程:你着衫咁Hea,衫又唔摺好,點畀高分你呀?大哥!

議會花樣不可一不可再

今年立法會可謂烽火連三月,黃毓民掟蕉、長毛大叫、大嚿拉Banner,政治娛樂化開會當做騷,好睇過演唱會。畫面太震撼了,簡直可媲美Laughing哥之死,這種近似台灣的議會文化會愈演愈烈嗎?會不會有一天,搏擊大賽K1的主場館會移師我們尊貴的立法會?

程:我睇未必,我自己都做過議員,佢哋無非想爭取人心背向,要選票,多過真心做騷。議會上表現得火紅火綠,返番休息室又可以攬頭攬頸,呢啲嘢你哋又知得幾多?為存厚道,唔公開佢哋個名比較好,哈哈。

陶:無錯,越低調越好,最好提都唔提,唔提,佢哋就唔會再搞事。

程:佢哋已經搞唔出乜嘢花樣啦,其實細心留意吓,你會發覺佢哋真係有排練過,唔會真打,唔會傷人,因為刑事罪要坐監㗎,何況議會規矩都有個容忍度。家已經係極限㗎嘞,再生事對佢哋都無好處,呢啲嘢,其實就好似毒品宣傳口號一樣:「不可一,不可再。」

陶:時勢造英雄啫,其實香港係個唔需要民主嘅地方,唔信?如果特首家立刻令恒指升番上三萬點,即刻無人敢掟蕉,就算掟都無人會理佢哋,反而仲會俾香港人認為係無風起浪嘅搞事分子;又如果特首再叻啲,令恒指升上四萬點,可以即刻立廿三條,一定無人阿支阿佐。

程:講番句公道說話,做議員一定要負責拆屋,當年我都一樣,不過我比較溫文,忠忠直直終須乞食囉,試過連任唔到囉。香港市民好聰明,況且政局會變,好似嗰場經典特首之戰,梁家傑對曾蔭權,一個拆屋人,一個當家人,有得揀當然揀當家啦,拆屋人繼續拆屋已經足夠。

陶:家就係當家嗰班人唔生性,人哋掟蕉你就加生果金,點解唔喺掟蕉之前,先知先覺加生果金畀老人家呢?倒番轉頭,佢哋一掟蕉反而減三百,睇吓邊個仲敢掟?搞成咁,係因為香港班高官腳軟無膽識,與人無尤。

■陶傑家中藏書量豐富,閱讀已成他生活一部份。

■政壇上,程介南有很多知心好友,李鵬飛是其一。

■在多個媒體有地盤,陶傑寫書拍廣告樂得自在。

■程介南與太太張專很恩愛,經常出席公開場合。

■程介南笑言黃毓民近距離掟蕉失手,根本是意料之內,一切都盡在排練中。

■據程介南的「政治毒品論」,社民連三子的激烈行動不可一,不可再!

後記

兩人工作範圍、政治立場及輩份有別,老師總維護學校,學生卻總對學校沒好感,時事評論員總要問責議員政策失當,議員又會反攻他們雞蛋裏挑骨頭。每有分歧,身為學生的陶傑,皆一反平日之唇槍舌劍,恭敬打圓場,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可幸放洋留學的他,尚存儒學尊師重道精神。

註:兩人將現身逢星期二7:00pm翡翠台播映的《緣來有段故》及香港電台網上廣播站台( http://tv.rthk.org.hk)的視像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