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回金融海嘯對銀行的打擊最大,根據牛津字典,銀行的角色是提供財務服務,特別是安全地替存戶保存金錢,及在他們有需要時發還予他們,又提供借款予有需要的人。
按例須妥善保存存款
銀行的錢其實大多是存戶的存款,是其資產,也是負債,因為存戶可以隨時提取存款,所以銀行的負債甚高。由於法例使它們可以收取存款,我和你也不可以。如果別的公司有這麼高的負債比率,早已倒閉收場。
正因如此,政府在發牌予銀行時,應多留意銀行收取存款的同時,是否有妥善保存客戶的存款。銀行洞悉各存戶的財富,因此銷售其他產品時,未必能與「在存戶有需要時發還予他們」這角色脗合。
不少人客戶存戶不分,存戶是把款項放在銀行,是債權人,客戶是光顧銀行的其他服務,例如借貸,投資等。現在的問題也是角色混淆的問題。政府發牌時把兩者混合,而銀行是根據法例去營運,監管當局既不嚴加規管,銀行自然可以不按本子辦事。
現代的銀行角色不同了,參與了保險、證券、基金及投資產品的銷售。它們把客戶的金錢去投資於各種產品,有些的風險甚高,違背了穩健的作風,引致資產值大跌,供股、發債少不免。
存戶要多留意銀行的業務,作風太進取的、太盈利主導的,要作有關的風險管理。將存款放在銀行,是你貸款予它們,遇到不合理的收費時,大可另謀高就。
存戶毋須容忍濫收費
最近就代表某機構與銀行商議收費,他們不願意減去不合理的費用,我們便把戶口取消,它們說把我們列入黑名單,而我們也把此銀行列入黑名單,永不貸款(存款)予它們,這世界豈有債仔把債主列入黑名單的道理?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
會計與財務高級導師 李兆波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