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驚世真言:把掌權者關在籠裏 - 李怡

蘋論--驚世真言:把掌權者關在籠裏 - 李怡

民主不是萬能的。儘管不少辯護士為香港和大陸不實現普選而說這樣的話,但支持民主的筆者今天也這樣說,是因為看了電影《驚世真言》(Frost/Nixon)而產生的感慨。
民主如果單指普及而平等的選舉,那確實不夠完美。民主還應該有其他配套。
儘管美國有兩百多年的民選傳統,因「水門事件」而辭職的尼克遜總統,在下台三年後被訪問者問到:「你是否認為總統有權做出違法的事情?」時,他居然宣稱:「只要總統做得出,就不是違法。」
阿克頓勛爵說:「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是至理名言。全民選舉產生的美國總統,一旦掌握了這個至高權力,竟也有「總統做甚麼事都不違法」的「腐化」意念。
民主制度絕不是完美的制度,只不過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所能找到的相對不壞的制度。民主制度一路走來都跌跌撞撞,三十多年前的「水門事件」,就是在跌撞中的一大教訓。「水門事件」以1974年尼克遜辭職而落幕。但尼克遜不肯公開道歉,繼位者福特又赦免了對他的起訴,因此事件未有一個公道的結論。直到三年後,大衞霍斯對尼克遜作訪問。起先,尼克遜還只是承認犯了嚴重錯誤,而不肯承認違法,而且還強調他做了許多有功於國的事。然而,霍斯找出一些證據,證明尼克遜在水門竊聽之前,已知道有這回事,而事後又刻意掩蓋自己的罪責。他問尼克遜,他是否應向人民道歉,他如果認罪道歉,是否會使他的餘生過得較為心安。尼克遜找不到遁詞,他終於說了:「我辜負他們,辜負了朋友,辜負了國家,更糟的是,我辜負了國家體制,以及那些心懷夢想要從政的年輕人。是啊,我辜負美國人民。我將背負這個包袱,度過餘生。」
他說出這段話,使水門事件有了評價,使民主體制在跌跌撞撞中跨前一步,使美國人民對國家體制與從政恢復了信心。不錯,繼任總統赦免了他,他不須面對司法審判,國會放過了他,政敵也因為他辭職而不為已甚,然而,還有媒體,媒體要滿足人民的意願,經過三年,媒體終於在一次訪問中,讓尼克遜認罪道歉。

「水門事件」與尼克遜,給全世界掌握權力者的一個深刻教訓,就是權力必須被約制。即使憑選票而上台,若不對權力作自我約制,在民主政制下只會身敗名裂,許多例子都證明了這一點。最新的例子無疑就是陳水扁。
美國前總統布殊,曾在捷克這個從極權體制走出來的國家發表演講,以下是其中一段話:「人類千萬年的歷史,最為珍貴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師們的經典著作,不是政客們天花亂墜的演講,而是實現了對掌權者的馴服,實現了把他們關在籠子裏的夢想。因為只有馴服了他們,把他們關起來才不會害人。我現在就是站在籠子裏向你們講話。」他又提到這個籠子四周,插着五根欄杆,那就是:選票、言論自由、司法獨立、軍隊國家化和三權分立。
今年布殊卸任時,又在告別演辭中重複了這個觀點。
中國古語有一句相似的話:苛政猛於虎。沒有圍欄約制的掌權者,就等於沒有被關在籠子裏的猛虎,到處噬人。掌權者當然不想要司法獨立、言論自由、民選的立法機關、三權分立、軍隊國家化這些欄杆,去妨礙他們任意施為,當然想只要是他們做的,就都「不是違法」。
一黨專政的政治體制沒有普選,言論自由與人民的其他自由、獨立司法、民選的立法機關就都只是做做樣子,是虛假的。至於曾因民主宗主國保障而有良好管治根基的香港,回歸後因沒有普選的保護,已有的根基也漸受消磨,公務員、立法權、言論自由,都大不如前。香港這一制不斷向一國那一制傾斜。
回歸後特別是近年的弊政,實在都是欄杆漸漸消蝕的惡果。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