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
草泥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句國罵的諧音。它源於共產黨今年年初以取締不良網站的理由而關閉了不少網站,其中不乏月旦政局的網站。中國網民對這次網絡和諧事件的反應就是創作了草泥馬,並記述了草泥馬的牧地被河蟹(和諧)入侵,但最終草泥馬戰勝了河蟹。
這次草泥馬事件的一個特點是用上了諧音,於是共產黨花上大量人力物力建成的網絡長城完全起不了作用,在共產黨的數萬網絡特工發現草泥馬的含意後,草泥馬的影響卻已經造成了。即使把草泥馬封殺了,我們還是可以用曹尼螞或其他的諧音,除了用網絡特工以人手檢視外,根本無法知道。中國的數億網民,累也累死這些網絡特工了。
這次事件也實在反映共產黨網絡特工的警覺性十分低,在YouTube的草泥馬視頻有過百萬的點擊,相信很大部份是來自中國。共產黨為要保住獨裁統治,有必要大力整肅現有的網特,再大量的招募新的網特,把編制起碼增加數十倍,才能對付數以億計的網民。
中國網民富於創造性,他們累積了數十年和獨裁政權鬥法的經驗,不過不才也有一個建議用來避開網絡長城的注意。例如六四事件二十周年快到了,要討論六四,首先是不能提六四,不如就用鄧小平事件來形容這件事。鄧小平作為六四背後的屠夫,絕對可以代表六四這件事。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避開了網絡長城的注意,因為共產黨絕對不能封殺鄧小平三字。第二個好處就是把鄧小平釘在恥辱之柱上,以警醒後來的獨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