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長蓋特納幾乎成了AIG花紅醜聞的最大受害者。當醜聞越演越烈時,負責批出救AIG資金的蓋特納成了眾矢之的,部份人更要求他下台以示負責。
不過,美國總統奧巴馬立即介入,高調力挺蓋特納,說即使他請辭也不會接受。奧巴馬還在電視訪問中打趣的說。
"Sorrybuddy,you'vestillgotthejob."(老友,你仲要捱落去呀!),以顯示自己對蓋特納不離不棄。
奧巴馬如此着緊為蓋特納護航當然有很多不同的原因,但最重要的還是要穩住新班子的陣腳及管治權威,避免陷於捱打的局面。要知道下台壓力是會累積的。若果奧巴馬不及時制止這樣的壓力成形,不及時阻止國會議員特別是民主黨本身的國會議員加入要求蓋特納下台的行列,有關的傳言及壓力便會越傳越開,越滾越大,到時候奧巴馬想救也救不到。
對奧巴馬團隊來說,他們上台還不到一百天;在這樣短的時間內若果有重要成員如財長被迫下台,整個團隊將立時處於劣勢,將要花費大量精力應付有關人事變動、官員下台的傳聞,難以再順利推動政策、改革。
對奧巴馬個人來說,負責救市的財長蓋特納是他的最佳掩護者。要是到明年初經濟仍然未有起色,政府需要改變策略或進一步救市,奧巴馬便可以借勢把責任推在蓋特納身上,委任新財長重定政策,實行棄車保帥。但若果太早讓蓋特納下台,救市無效的責任便要由奧巴馬自己承受,令他難有轉彎的餘地。
當然,今次力挺不等於以後也力挺,更不表示蓋特納的地位穩如泰山。美國經濟仍然危機四伏,金融市場還有可能出亂子;一旦出亂子或再有金融震盪,蓋特納將難辭其咎,將難免要為奧巴馬犧牲,讓其他人例如白宮經濟顧問薩默斯接任。而當一、兩年後金融市場回穩,經濟轉好,奧巴馬仍有可能撤換財長;因為到那個時候,奧巴馬財政政策的重點將由救市改為削減財赤及控制通脹。這方面的工作需要跟國會打交道,需要了解國會的人脈及操作。蓋特納既然缺乏跟國會周旋的能力及經驗,奧巴馬乘機換人實在不足為奇。事實上美國財長換人的頻率比國務卿或國務部長高,喬治布殊就用了三位財長,克林頓八年任期內也有三位財長,蓋特納能否做滿四年,大家可以開盤賭一賭。
逢周三、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