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文大學將在圖書館北面加建新翼,工程將影響逾200隻在圖書館簷篷下棲息的小白腰雨燕,其中位於北面外牆的15個鳥巢將被拆除。校方聘請的專家指可待今年雛鳥長成後,最快10月趁成鳥早上外出時「拆屋」,希望牠們遷往新設的人造鳥巢。校內師生對安置計劃未有異議。 記者:倪清江
中大2012年改行四年制後,學生人數將增加3,000人,因此需在圖書館北面的停車場位置興建一座附翼,並於東面入口對出的「烽火台」地下,加建一層地下圖書館。
中大圖書館外牆有簷篷,表面凹凸不平,很適宜小白腰雨燕築巢,現至少有200隻棲息,佔全港小白腰雨燕數目兩至三成,早成了中大重要成員,校友師生不接受校方隨便破壞鳥巢,法例也禁止這樣做,校方遂委託專家顧問研究保育方法。
負責這工作的雨燕專家詹肇泰昨晚在簡介會表示,除西面因與田家炳樓相接外,另外三面共發現228個雀巢,東面111個,南面102個,受工程影響的北面則有15個,將會被拆除。
學生會滿意保育方法
詹肇泰指出,雨燕每年4、5月起是繁殖期,餵哺期一直至8月為止,所以不能在這段時間進行。經過和漁農自然護理署專家商討後,認為餵哺期後一個月,鳥巢仍有雛鳥的機會不大,是合適時機拆巢,即最快10月展開工程。
中大將在圖書館南面外牆簷篷下和附近邵逸夫堂外牆,分別設置15個和5個人造鳥巢,作為補償居所,部份已安裝。詹肇泰表示,會待雨燕早上飛離巢後拆去鳥巢,希望牠們黃昏回來時,會自動入住新居,「係唔容易令佢哋用人工鳥巢,不過仲有空置鳥巢可供選擇。」
昨有20多人出席簡介會,多是教職員,有出席者擔心工程影響在東面外牆棲息的雨燕,詹肇泰表示,只要屆時工程圍板在入口5米外,又不高於4米,將不會阻礙雨燕回巢路線。中大代表在會上指出,02年大規模修葺外牆時,也未有發現雨燕生活受到干擾。中大學生會會長林朝暉滿意保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