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監管大改革腹稿財長有權接管金融機構

美國金融監管大改革腹稿
財長有權接管金融機構

美國政府在金融海嘯救金融機構,吃力不討好,不救怕拖垮經濟,救又被轟浪費公帑。奧巴馬(BarackObama)政府決心推動金融監管大改革,正全力尋求賦予財政部長前所未有的權力,不但可接管銀行,更可接管出問題的保險公司、投資公司和對冲基金,並有意將聯邦儲備局提升至「超級監管機構」地位。

奧巴馬下月初將出席20國(G20)集團金融峯會,他的政府現正要趕在峯會前,於本周向國會提交擴大接管金融機構權力的議案,有國會助理透露,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最快於月底進行表決。

指金融監管制度「太脆弱」

為推動議案,財長蓋特納(TimothyGeithner)和聯儲局主席伯南克(BenBernanke),昨天(周二)出席國會聽證會都強調加強監管所有金融機構的重要性。蓋特納指,奧巴馬政府和國會必須合力推動「全面監管改革消弭漏洞」。伯南克則強調,在政府史無前例對美國國際集團(AIG)作出拯救後,現時急需對非銀行業的金融機構加強監管。
蓋特納前天(周一)已開始吹風,在論壇和訪問指現有金融監管制度「太脆弱」,在金融海嘯證實「經不起基本考驗」,改革目標是穩定未來金融體系,結束每五年左右就出現金融危機的周期。他周四將在另一聽證會再談整體金融監管改革策略。
美國監管金融機構的權力,現時分散到多個獨立監管機構,政府基本上只有權力接管傳統銀行。官員指,去年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破產,AIG也要大幅注資,都反映現行制度有問題,如果財長有接管非銀行金融機構權力,就可在AIG拖到最後才求救之前出手,及早縮減其營運規模,減少納稅人付出的代價。

聯儲局變為「超級監管機構」

《華盛頓郵報》透露,根據政府文件,若研判某金融機構一旦倒閉可拖垮經濟,財長在諮詢總統及獲得聯儲局理事會2/3成員通過建議後,即可接管該金融機構,並可透過為虧損提供擔保、買入資產或買入部份股份等方法,避免該金融機構倒閉。政府接管後,有權取消像AIG那樣向高層發放花紅的合約,及有權限制向債主還款數目。
改革方案另一重點,是要以一個「超級監管機構」,負責監察所有可能帶來系統性風險的金融公司。政府暫未定是成立新部門或為某一個現有監察機構增權,但財政部和聯儲局前日發表聯合聲明,指聯儲局會跟財政部和其他部門緊密合作,改善信貸市場運作和防止大型金融機構拖累經濟,被指是為聯儲局當「超級監管機構」造勢。部份批評者指擴大聯儲局監管職權,可能與制訂貨幣政策的主要職權有衝突。
美聯社/法新社/路透社/美國《華盛頓郵報》

專家之言
政府權力過大 阻金融業發展

香港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奧巴馬政府尋求財長接管非傳統銀行金融機構的權力,是有見雷曼兄弟和AIG出了問題,政府都無權及早介入,到兩者百毒纏身時不是製造金融災難,就是要注入無限銀碼打救,所以尋求預防性介入的權力。
但他指出,此舉將令政府權力大幅擴大,如何釐定何謂「引起系統性風險」,將有大爭議,否則「政府隨時可以話有系統性風險,就接管一間公司」,預計金融業將大力反對,強行上馬的話將令金融機構不敢創新,掣肘金融業前景。
至於由聯儲局擔當「超級監管機構」,他認為市場較有可能接受,因為其他央行都有負責金融監管,並不只制訂貨幣政策,增權可補聯儲局只管銀行的盲點,有系統地監察整個金融系統的風險,而且比成立另一機構直接和可較快上馬。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