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三周內發生六宗藥物事故,令市民對藥物監管信心崩潰。特首曾蔭權昨首度開腔,指政府會全面審視藥物監管制度及業界文化,若證實有任何人為失誤或違規,一定會嚴肅處理。食物及衞生局昨公佈藥物監管制度檢討委員會名單和職權,但政府部門責任不在檢討範圍內。多名委員均表示,應同時審視醫管局及衞生署責任,甚至記錄在報告上。
下月初首次開會
曾蔭權昨出席行政會議後主動向記者表示,連串藥物事故令市民擔心整個藥物監管制度;政府會調查,若證實有人違規或有人為失誤,一定會嚴肅處理。他要求食衞局成立的藥物監管制度檢討委員會盡快展開工作,全面審視現行藥物規管、法例及業界文化,從根本地方找出問題,重建市民對藥物制度及監管信心。
委員會名單共20人,由食衞局常任秘書長李淑儀任主席,成員來自公、私營界別,由製藥至零售界別及病人組織等。委員會將研究提升GMP認證制度及規管架構、加重罰則等,下月初召開首次會議,六至九個月後完成報告。
但委員會檢討範圍不包括藥物事故中,衞生署及醫管局的責任。當局至今只表示,油麻地診所派過期藥物事件中,兩名前線藥房員工犯錯,會按適當人事程序處理;至於醫管局購買未註冊的琪寶藥物,衞生署監管不足,藥廠違規亦不知,則沒有管理層承認責任。
委員之一的消委會總幹事劉燕卿表示,委員會應研究政府部門責任問題,如是否監管不足或採購有問題等,才能吸取教訓作出改善。執業藥劑師協會會長鄭綺雯指,衞生署及醫管局必須就近期事件負責,從管治層面作出改善。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教育總監崔俊明表示,委員會應審視兩個部門的責任,甚至記錄在報告上。
專組研究供應鏈
委員會轄下有一個專責小組,由衞生署署長林秉恩任主席,檢討由製藥、進口至零售的供應鏈;該專責組下設小組評估製藥過程中受微生物污染的情況,成員包括港大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
藥學會會長鄺耀深昨與醫管局總藥劑師會面後表示,總藥劑師要求前線藥劑師成立小組,研究從藥房運作層面堵塞漏洞。該局會要求所有供應商送藥物到醫院藥房時,單據要列明註冊編號,代替現時只有批次及有效期,方便核對。局方考慮引入扣分制,只向紀錄良好供應商訂藥。
藥物監管制度檢討委員會
主席:食物及衞生局常任秘書長李淑儀
副主席:衞生署署長林秉恩
成員:
香港科研製藥聯會執行董事陳素娟
香港執業藥劑師協會會長鄭綺雯
香港製藥商會有限公司會長鄭香郡
關心您的心主席周敏玉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教育總監崔俊明
香港藥學會會長鄺耀深
香港私家醫院聯會會長劉國霖
腎友聯主席劉國輝
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劉燕卿
港九藥房總商會有限公司理事長劉愛國
中文大學藥劑學院教授李炯前
香港醫學會會長謝鴻興
香港醫藥經銷業協會會長葉婉婷
香港西醫工會會長楊超發
衞生署副署長譚麗芬
衞生署總藥劑師陳永健
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
醫管局總藥劑師李詩詠
職權範圍
‧全面檢討現行藥劑製品的規管
‧加強監管製藥商、進口商、批發商及零售商
‧提高GMP的規範,加強違反GMP的罰則及收緊藥物銷售前後的監管
‧加強藥廠的內部審核及建立微生物監測系統
‧強化規管架構,如有需要會修例
‧檢討醫管局及衞生署採購及供應藥物機制
‧為私家醫生及醫院制訂購藥的實務守則
資料來源:食物及衞生局
拆局:欲掃除消極抗改革情緒
近日連環爆出藥物事故後,特首曾蔭權昨日也親自表態,要嚴肅處理事件。有政府中人分析,特首公開表明立場,除了顯示政府高層極度關注今次事件,希望挽回市民信心外,也希望借此顯示政府要全面改革藥物監管制度的決心,消除在醫管局、業界人士,甚至政府內部部份官僚一些消極面對改革的情緒。
不滿處事態度鬆懈
有政府中人指出,今次發生藥物事故,除了是制度出問題外,醫管局、衞生署內,負責規管藥物安全人員,明顯是處事態度鬆懈,只重官僚習慣,未有認真做好規管工作;現時食物及衞生局要全面檢討、改革藥物監管制度,難免會涉及不同部門人士,甚至業界內部利益,「佢哋好多人未必想改,更加唔覺得有問題,因為大家按本子辦事,就算出錯都唔當自己有責任。」
現時特首表態,就是要所有相關人士明白,今次政府是要認真進行改革,包括改變現時有關規管部門、業界的苟且官僚習氣,「今次唔只係周一嶽都睇緊件事,特首都親自睇緊。特首講明唔只要檢討制度,仲要檢討文化,究竟講緊乜,有關人士應該心知肚明。」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