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4隻一身火紅色、臉上長有醒目白色斑紋的可愛「小熊貓」,前日由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飛抵本港,將會定居海洋公園新開設的「亞洲動物天地」。據講這批可愛新移民都狀態良好,在港首天已可進食橡果及竹子,最快4月18日就能與市民見面。
記者:林浚川
據海洋公園提供資料,4隻小熊貓各有特徵,醒目的「聰聰」和機警的「泰山」是雄性,害羞的「栗子」和可愛的「柔柔」是雌性,全部是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人工繁殖的小熊貓第二代,只有8、9個月大。前日由基地專家及海洋公園工作人員陪同下乘搭專機抵港,再直接送往海洋公園接受檢疫。
食飽睡足狀態良好
海洋公園主席盛智文表示,4隻小熊貓一到埗即表現得非常適應,首天已能進食橡果及竹子,食得飽又睡得足,狀態良好。現時小熊貓們正在等待30日檢疫期過去,換言之最快4月18日便能與市民見面。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張志和表示,今次與海洋公園合作有助推動小熊貓保育、繁殖、科研及公民教育工作。
為了讓小熊貓盡快適應新生活,海洋公園六星期前已派工作人員到成都大熊貓基地,學習飼育技巧,並與4隻小熊貓預先建立親密關係。園方指4名負責照顧小熊貓的工作人員,分別有飼育海獺及雀鳥經驗,他們在成都與小熊貓相處一段日子後,已成功取得小熊貓信任。至於去年12月因未有遵照指引導致被大熊貓咬傷的工作人員,將不會參與照顧小熊貓工作。
今次4隻小熊貓被安排成雙成對借到香港,背後還有一項重要使命,就是在香港開枝散葉。資料顯示,小熊貓出生後18至20月成熟,並在每年1至3月交配,然後在5至7月生育,每胎可生1至4隻。
如果一切順利,4隻小熊貓極可能在明年初成熟交配,年中便能出現一批港產「小小熊貓」。
膽小害羞傍晚活躍
海洋公園表示,會安排小熊貓在園內全新景點「亞洲動物天地」居住展出,同一展館還有大熊貓、娃娃魚、小爪水獺、揚子鱷及不同種類的金魚等,保證小熊貓能「食得招積,住得舒適」。不過,由於小熊貓天生膽小害羞,所以市民屆時只能隔着玻璃觀賞,沒有機會作近距離接觸。
資料顯示,小熊貓怕熱又愛睡,每天要睡12小時,傍晚時分最活躍,市民若要欣賞小熊貓活潑一面,最佳的觀賞時間將是傍晚。
小熊貓檔案
名稱:小熊貓
別名:紅熊貓、火狐、九節狼
學名:Ailurusfulgens
體重:4-6公斤
體長:50-63厘米
特徵:一身棕紅色體毛鮮艷奪目,臉上長有白紋
棲息地:南中國到喜馬拉雅山脈的森林
主食:果實、竹筍和昆蟲
-習性-
喜歡在陰凉的樹枝上休息,因為很怕熱
每天傍晚時分最活躍,屬於夜行生物,會在樹蔭中穿梭覓食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