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美寶報道】為挽留人才及鼓勵大學教員增加生產力,城市大學擬於今年7月1日起,打破每年限額加薪及達頂薪點不再加薪的傳統;被評為表現優秀的教學人員,加薪額將不設上限,預料涉及金額或以千萬元計。但有教授擔心,部份冷門學科或文科教授,薪酬會與商學院、工學院等主流學科的教授,越拉越遠。
頂薪教員可獲獎金
城大公佈,由11位成員組成的工作表現與薪酬評核掛鈎機制工作小組,在過去多個月廣泛諮詢教員、教職員協會及校董會,校方認為有關標準能準確反映大學整體意見。小組建議,在新機制下,教授若在教學、研究及專業三個主範疇獲優秀表現,有關教員加薪幅度將不設上限,一改以往只能加半點或一點增薪點的傳統;至於已達頂薪但表現優秀的教員,校方會額外給予一筆獎金,以示獎勵。
個別學院或學科的評核標準,將由學院內或系內教員釐定,並以國際同儕為準,確保評核標準能充份反映不同學科或學系的需要及達國際水平;如果商學院競爭力較強,在國際間薪酬較高,校方也可提高其薪酬,但一些語文系或國際上競爭力較弱的學系,加薪幅度或相對較少。
小組成員鄭宇碩說,教員評核將分為五級,預計獲得最高等級第五級的教員,將受惠於新措施,可獲彈性加薪。若獲城大校董會通過,該機制將於今年7月生效,適用於助理教授或以上級別的教學人員。
各系自訂評核標準
但有講座教授擔心,各學系自訂標準,準則不一,會不公平,「好似工學院主要就係用出幾多張paper(論文),好客觀;但係有啲學系上吓報紙或者喺電視出吓鏡都計,標準唔一致,會好混亂!」
除城大外,也有部份較富有的大學自掏腰包,加薪給部份教員,以防被挖角。科大高層透露,商學院及工學院近月也自撥數千萬,額外加薪給表現優秀的員工,以示獎勵。
新校長新作風 制度趨美國化
【本報訊】自從由來自美國的郭位接任城大校長後,城大無論學院名稱或薪酬調整也漸趨美國化。但有教員質疑,郭位不了解城大文化,過份着重爭取世界大學排名,擔心會造成資源傾斜。
改學院英文名稱
有在城大任教多年的教授,認為郭位為人友善、謙和,但每次到各學系諮詢時,「佢就帶埋成班高層嚟諮詢,變咗好多真正意見冇辦法表達,好多派系鬥爭都唔太清楚。」他又指,在郭位帶領下,城大更越來越美國化,如將各學院由以往的「School」,改稱為「College」,並已獲教務會通過。據知,有教務會成員曾質疑「College」之名會與社區學院混淆。
城大教職員協會理事馮偉華說,在精神上同意新制,但認為細節上尚有許多不同意之處,也擔心人文科學學科的教員在新制下加薪機會較少。他說自從郭位上任後,每逢開會均提出,希望爭取成為世界排名100位以內的大學,質疑以目前資源,要達該目標會造成資源傾斜,並希望郭位能清楚表明,爭入100大是否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