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商業周期太快,長線投資變得很難,投資者只是行外人,但就算是行內人,甚至自己是老闆,一樣可以錯到七彩。年前私有化的亞洲鋁業,最近已申請臨時清盤令,起因是亞洲鋁業之前向其債券持有人,提出以27.5%價錢回購的建議,持有人不肯接受,導致這樣的結局。要債務重組,是亞鋁當年擴充太快,遇上金融海嘯,澳門、中東建築工程大減,生意急跌,周轉便出現問題。
將公司私有化,代表老闆覺得前景一片大好,結果竟是如此。傳統投資分析重視回購及管理層增持,是完全忽略當局者迷的因素,對行業及公司有一份鍾愛,才有顯赫的成就,但正因如此,便往往不能抽離,玖龍紙業(2689)張茵女士在暴跌前頻頻增持,是另外一個典型例子。絕不懷疑心意,像亞鋁私有化股票,明益街外人,還可以有甚麼大陰謀。
今次事件,值得本地財經傳媒多加關注,對於亞洲債券市場而言是相當重要的案例。尤其是原來中國的法例下,債券持有人的地位,是低於公司的債主(creditors),如果最後債券持有人損失慘重,待遇令人覺得有欠公平的話,投資中國企業債券的興趣將會大減,可能有其關鍵的連鎖反應。
亞鋁事件影響深遠
香港人普遍視野甚窄,只看股市上落,金融市場是一環扣一環,亞鋁事件可以是一個轉捩點。個別二三線中國公司舉債不易,銀行仍會多多支持,但減少資金流入,即是這些公司搶走其他公司的財源,唇齒相依之下,情況一樣會惡化。
回說股市,中資電訊股及內銀股的跌幅是非比尋常,內銀股可能是開始憂慮下一輪策略性股東減持,但如果追沽,中資電訊股值博得多,今周業績會引證另外兩間公司的客戶質素,多客不等於多賺,既然預期偏高,一旦失望便會大逆轉。
黃國英
作者黃國英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