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院外召喚 千五員工已受訓醫管局補鑊推廣急救術

方便院外召喚 千五員工已受訓
醫管局補鑊推廣急救術

【本報訊】明愛醫院被指見死不救事件發生後,醫院管理局推出一系列「補鑊」措施。局方在一月中開始加強員工在醫院外的急救訓練,讓醫護及文職員工學習院前搶救理論、心肺復蘇法和便攜式心臟除顫器的使用等,使員工在面對院外有緊急事故如市民急需救援時,更有把握作出應變急救措施。 記者:梁德倫

醫管局早前已斥資400萬添置200部便攜式心臟除顫器,放置在醫院、診所及人流眾多地方,為避免明愛醫院事件再度發生,局方特別在一月中開始鼓勵所有員工參加院前急救訓練。
訓練課程由急症科訓練中心提供,該中心訓練統籌黎信興指,訓練內容包括心臟驟停及醫院門前搶救理論、成人及嬰兒心肺復蘇法及便攜式心臟除顫器的使用方法。

教導職員評估情況

黎信興表示,學員也會透過仿製成人及嬰兒模型練習鯁塞處理、擺放復原卧式等急救方法,並教導職員在院前遇有市民求救應立即評估情況,並通知有關處理人員事發地點及求助人士情況,同時應包括報警求助。有關職員亦應盡快以合適載送方法將病人送往急症室。
訓練課程只需一天約7小時便可完成,學員通過考試後便可獲發加拿大心臟及中風基金會認可的基本生命支援技術證書,有效期2年。

學習使用便攜式心臟除顫器是訓練課程的內容之一。

一年訓練八千員工

訓練中心會派出導師在醫管局7個聯網醫院提供課程,一月中至今已有1500名員工受訓,預料一年內可訓練8000名員工。
剛完成訓練課程的聯合醫院專科門診文職員工劉女士說,過往沒有接受過任何急救訓練,若遇上突發事件也未必能即時反應。
但完成課程後她則自信可為有需要病人急救,「如果有人喺我面前暈低,我好有信心可以幫到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