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改善空氣建議遭圍攻

政府改善空氣建議遭圍攻

【本報訊】政府委託顧問研究的「檢討香港空氣質素指標及制定長遠空氣質素管理策略」建議,昨在諮詢會被出席約300名來自醫學界、環保組織、學術界及地區人士先後圍攻,並對改善措施的可行性,以及顧問就各項措施成本效益的計算結果提出質疑。
長達3小時的諮詢會,政府顧問首先介紹有關改善空氣措施的初步建議,以及剖釋向政府建議短期內採納的空氣質素指標,包括增加天然氣發電及全面改用環保巴士,但市民要多付電費及巴士費一至兩成。在後半部的發問及表達意見環節中,參與人士紛紛提出意見及質詢,大部份意見均對政府顧問報告持保留態度,包括質疑顧問如何訂出減排標準;為何沒有具體執行措施細節,以及如何計算出每項措施的成本效益等等。

質詢環保署官員

顧問公司回應指建議均屬概念性策略,是根據訂定的減排標準制訂,要落實推行必須再經過深入研究,現階段未能考慮各項措施的推行細節。諮詢會現場的答問安排頗為混亂,加上顧問往往未能給予發問者一個滿意答案,不少參與人士均在座位發出不滿聲音。
思匯政策研究所行政總裁陸恭蕙在發問時更直言,諮詢會的設計並不恰當,並直接質詢在場的環境保護署官員,「究竟我哋今日嘅討論有無用?」環保署副署長陳嘉信重申,政府在收到顧問的最終報告後,會再考慮是否接納建議,強調今年下半年會全面諮詢公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