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影樓入廚房

走出影樓入廚房

一部相機,可以帶着它走遍天涯,追求理想。同一部相機,可以靠它賺外快,補貼支撐一間餐廳。金融海嘯下,不少食肆經營困難,有的選擇關門大吉。但是南亞1964的老闆Julia選擇堅守,因為餐廳連繫着她與父親,也因為她的另一專業,令她能用不同角度看事物。

記者:王震遠
攝影:陳陶鈞

為父親棄攝影夢

全無經營餐廳經驗的林月(Julia),如果沒開設南亞1964,生活理應過得更豐足安穩。撐着這家蝕本餐廳,背後蘊藏的感情,或許就是她的推動力。Julia正是銅鑼灣老字號南亞餐廳老闆林大祿的女兒,她曾赴美修讀攝影,94年回港後一直從事攝影,曾為NIKE、PCCW等大商戶拍攝硬照廣告,收入比現在還豐厚。直到04年結業,才發現這家和她一同成長的老店,在她心中佔着重要地位。不想亡父的心血煙消雲散,決定放下她的Mamiya相機,跟兄長商量,找朋友合資。05年重開,並於南亞後冠上1964,紀念父親當年創店,全心重現老店風采。

■Julia翻看着舊作,一臉悅容,仍見她對攝影的熱愛。

阿蘇救一命

單靠兩兄妹,沒法煮出昔日味道。Julia找回廚房舊班底,還有昔日大廚的兒子王龍坐鎮,王師傅16歲便跟父親在南亞工作,南亞重生,他功不可沒。舖位租不回霎東街舊址,改在附近的禮頓道,雄心勃勃期待昔日光輝重臨。事與願違,開業頭18個月,虧蝕嚴重。換了別人早已斬倉離場,Julia卻守,「今日唔得,唔信聽日都唔得。」想起爸爸的話,餐廳不是一個人的事,四十幾人,不能輕易放棄。Julia甚至出山兼任自由攝影師,賺錢幫補餐廳。這份堅持沒有白費,一天,蘇施黃出現,救回南亞一命。阿蘇知道舊店重開,在雜誌上推介南亞的招牌炒貴刁和克戟(HotCake),舊客睇到,紛紛回來。加上雜誌接力採訪,生意馬上升三成,轉虧為盈。

尋回昔日味道

重開新店,Julia卻要在餐牌上一一找回舊店味道。炒貴刁、克戟之外,招牌海南雞飯和咖喱,一樣大受歡迎。林爸爸是海南人,開南亞初期,主打海南及馬拉食品,以阿參籽煲的阿參湯、以沙嗲醬炒的參乜蝦球、紅遍星馬的喇沙都有。第一家南亞開在尖沙嘴亞士厘道,六十年代還是一條死胡同。初期經營艱難,後來英軍到來,成了聚腳地,越做越旺,試過日賣500碗海南雞飯。10年後開了霎東街分店,吸引不少名人明星幫襯,是南亞最光輝的日子。至00年,尖沙嘴店大幅加租,黯然結業,04年股東決定將店賣盤。

唔好畀藉口自己

銅鑼灣店做得有聲有色後,去年6月開拓荃灣分店。但Julia不像父親般順利,一開店即遇上金融海嘯,虧蝕嚴重。面對挑戰,Julia樂觀地說,「做事就好似影相,高影、低影、用唔同角度去睇,睇到出嚟已經係另一回事。我只向好事諗,我有幾十個好員工,上下都支持落去係一個動力。咁先至有力起身,諗吓點樣扭轉局面。」於是在荃灣店推出舊店曾有的鐵板餐、又辦會員制,憑卡全日九折、更推出1蚊優惠,周一至五晚市食滿$150或周六、日晚市滿$200,可以$1食脆卜卜BB鴿,每日限50隻。Julia說:「盡力去做,唔好畀藉口自己。」

Julia金句:

做事就好似影相,高影、低影、用唔同角度去睇,已經係另一回事。

克戟$55

用蛋糕粉、雞蛋及秘製醬料做,先煎再焗,製作超過20分鐘。食時用叉在表面刺一小洞,加上牛油和糖漿,入口香甜無比。外脆如pancake,內軟如蛋糕,難怪阿蘇一試難忘。

阿蘇推介 秘製貴刁$55

傳統星馬口味,絕不落黃薑粉。以貴刁粉配鮮蝦、豬肉等落鑊炒香,火候十足,貴刁卻不見油,一絕。

新登場 鐵板大頭蝦美國小牛柳$88

小牛柳和大頭蝦以鹽醃製帶出鮮味,鐵板熱燒。配自製蒜茸汁,熱辣的鐵板風味。(套餐跟飯、湯、餐飲)

招牌菜 海南雞飯$65

以豬骨、雞肉熬成的上湯將雞浸熟,並以上湯當水煲飯,飯帶雞油香味。雞肉嫩滑,雞皮油份適中。

招牌菜 乾煎咖喱雞飯$75

以咖喱汁浸熟的雞再上鑊煎香,伴以椰汁及廿多種香料煮成的咖喱汁。雞肉帶油香味,雞皮煎得乾身脆口。

招牌菜 紅豆冰$25

以天津紅豆配花奶,紅豆煲得軟腍腍卻不爛。加一球香味十足的椰子雪糕,童年滋味。

南亞1964(31710771)
荃灣愉景新城購物商場第三層17號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