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彤 自由撰稿人
聞說網絡正醞釀一場港男討伐港女的聖戰,這場虛擬戰爭,聲嘶力歇的港男從一開始就注定是輸家。
任何起義都必須出師有名,大概算是正當化自己行為的理由。因此,網絡早已羅列公審港女的七宗罪,重點譴責消費無度的拜金主義,嚴斥自我中心的公主病,還有種種罪名不勝枚舉。其實港女今天背負的原罪,不也正是男性的前世縮影嗎?在過去男性主導下的社會裏,公司主管級階層從來不會有女性的份兒,女員工面對男經理的頤指氣使,只有無奈的吞聲下氣,抱怨大男人當道,小女人當黑。
女性告別弱者形象
時移世易,女性比起從前有更大討價還價的能力,隨着社經地位與日俱增,擺脫昔日的陰霾,展露自信的風姿,同時是新一代男士焦慮不安的濫觴。追慕名牌手袋、講求經濟自主標誌着新女性的獨立宣言,告別過往千依百順的弱者形象。這種意識形態的乾坤大挪移,正如昔日習慣使喚女性的那群大男人一樣,是由衷地覺得理所當然的。
女性處於新舊世代的交替點,追求獨立自主之餘,卻也很聰明地懂得運用女性溫柔的刻版形象。她們一方面是為事業打拼的女強人,另一方面也甘願在男友面前扮演小鳥依人。當今女權高漲,男女平等呼聲越來越高,本是無可厚非。可是,男士漸漸發現不對勁──對方不但取回從前所失去的東西,還要恃勢苛索更多。假想社會作為一個偌大的舞台,當女性由配角晉身主角,原先佔着主導地位的男性會是如何的焦躁不安?
港女都在抱怨港男質素江河日下,哀嘆好男人快要絕種了。兩性的權力關係如同太極陰陽互配,女性的抬頭,是一個陰盛陽衰時代的開始。為甚麼?在互聯網的長期浸淫下,電車男的大量湧現,意味着男性權力迅速衰落的啓端。電車男是一群萎縮了的男性,他們的社交圈子和現實生活越漸脫離,終日愛與動漫畫和電腦為伍,甚至給支配生命的一切。習慣用鍵盤替代嘴巴以後,電車男連基本溝通能力都一點一滴的消失,喜怒哀樂化約為一個個簡單的表情符號。他們縱或對社會現狀充滿怨憤,但卻不敢在真實世界發聲,反而選擇在網絡平台隱姓埋名,做個憤世嫉俗的青年罵個不停。
港男也是追求物質
倘若要批評港女物質主義的話,又難道港男不追求物質嗎?別說笑了,看看一年一度的漫畫節,這種具有電車男特色的另類消費行為,其實和他們念茲在茲的港女沒有本質上的差別。當這世道的男士電車化得越來越不可靠的時候,女士賺錢買花戴,其實是對男性不濟的社會控訴。那麼就讓港女橫眉冷對千夫指罷,反正港男俯首甘為電車男。瑟縮在網絡暗處的港男,從頭到尾都不對這場戰役抱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