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昨向立法會簡介檢討本港空氣質素指標及長遠管理策略的顧問報告,建議在管制可吸入懸浮粒子等污染物,只採納世界衞生組織的最寬鬆標準,部份議員質疑標準訂得太低,環保組織卻批評建議利用提高電費等民生成本恐嚇市民,卻未有提及空氣質素改善後的健康效益。
政府顧問昨向立法會改善空氣質素小組委員會,介紹將來改善空氣質素的具體建議,民主黨議員李永達及甘乃威均批評,顧問初步訂立的空氣質素標準太低,只強調改善空氣涉及數以百億元計的成本開支,未向公眾剖析空氣污染帶來的健康代價。顧問只回應指訂立的標準要實際,目標訂得太高,現實不能達標,會失去改善動力。
環保組織對顧問報告建議感到失望,綠色和平批評建議為政府開路,寬鬆的標準無疑是放生主要污染源頭的電力公司,要求顧問及政府交代改善措施成本的計算方法。地球之友則呼籲,公眾不要被顧問拋出的成本嚇倒,因高成本而放棄追求潔淨空氣,促請政府清晰訂立不同階段改善措施的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