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局出其不意突擴大購入範圍至國庫券,涉及金額達3000億美元,令10年長債孳息率一日內由3厘急跌50點子至2.5厘,金管局總裁任志剛稱,是他記憶中20多年來首次出現,雖然對美債投資者有利,但須留意美債孳息短期大波動,預期量化寬鬆貨幣政策會持續一段時期,直至到美國經濟有好轉。他又警告,以印鈔機刺激經濟並非長期手段,退出時對各個市場,特別是債市造成一定影響。
渣打銀行(香港)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洪丕正表示,儲局向銀行購入國庫券及兩房按揭證券,推動信貸市場流通性,讓銀行鬆縛借貸,市場普遍支持。
洪丕正相信金融體系已較去年9、10月穩定得多,但現時評論美國經濟走出谷底,仍言之過早。
美債長息急挫,滙豐銀行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認為,因市場沒有預計當局現時啓動機制,故引發債市及滙市過度反應,他相信消息消化後,升浪未必持續太久。
恒生銀行(011)總經理馮孝忠稱,儲局希望將長期按息從4.5厘降至4厘,增加按揭需求及減輕斷供壓力,10年國債孳息拖低至2厘,當局直接買國債,有利放鬆信貸緊絀情況。隨着上月新屋動工及新申請建屋數字回升,若稍後的數據持續上升,他相信可為經濟見底帶來啓示。
學者憂引發惡性通脹
經濟學者關焯照稱,儲局買美債令債價上升,孳息下跌,預期情況持續一段時間,昨日債市大波動因市場預期儲局即將買國債,所以趁早大手吸債,債價可能升至不合理水平,形成泡沫。他認為,現時儲局的做法是製造新泡沫蓋過已爆破的泡沫,若儲局控制貨幣供應失當,可能引發惡性通脹。
明富環球外滙分析師JessicaHoversen指,市場對通脹憂慮升溫,若奧巴馬再推另一刺激經濟方案,美元就「完蛋」。不過,城市大學經濟及金融系副教授李鉅威則認為,惡性通脹短期不會重臨。
寬鬆貨幣政策應維持多久,浸會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稱,從石油及貴金屬價格來看,寬鬆貨幣政策不應維持太久,待物價停止下調時,便應緊縮貨幣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