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梯街石板街上榜 修路要問古蹟辦

樓梯街石板街上榜 修路要問古蹟辦

【本報訊】除了百年建築入圍外,不少另類「建築」也獲歷史評級。其中有超過160年歷史,屬本港最早街道之一的中環砵甸乍街(又稱石板街),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古物古蹟辦事處執行秘書明基全表示,日後其他部門若要在該條街道進行維修,須諮詢古蹟辦意見。
砵甸乍街連接荷李活道及干諾道中,其中皇后大道中至荷李活道一段,由於路面頗斜,早年以石塊舖蓋路面,故又稱「石板街」。港英政府在1858年,將街道以首任港督砵甸乍命名紀念。

橋與幼稚園也獲評級

中環樓梯街也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該條全長350米的街道沿山而建,以數百級樓梯組成,由皇后大道中起,經過摩羅街、荷李活道、四方街、必列者士街及裕林臺,直至堅道為終點,是不少電影、電視劇集取景勝地。
今次公佈的歷史建築名單也首度有橋及墳場出現。其中建於1845年的跑馬地香港墳場教堂,獲評為一級歷史建築。至於見證新界變遷的元朗錦田水頭村便母橋,建於1710年,過去從沒被評級,令政府遭到不少新界居民批評,今次首度上榜,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
位於薄扶林道54號的明愛凌月仙幼稚園,今年建校60周年,也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將會是本港首間獲歷史評級的幼稚園。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對於新公佈的歷史建築評級,你有何意見?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