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局九萬億放水2萬億買國債 遏按息救樓市

儲局九萬億放水
2萬億買國債 遏按息救樓市

【本報綜合報道】正當市場憂慮美國將陷入大蕭條困境之際,曾被評為反應遲緩的聯儲局主席伯南克,突然化身Rambo重拳出擊,昨出其不意再推出量化寬鬆措施,更40年來首次購買3000億美元(約2.34萬億港元)長期國債,圖推低按揭息率拯救樓市。此舉已成功令10年期按揭息率應聲急跌,當局同時擴大購買兩房按揭抵押證券(MBS)及企業債券規模,合共向市場「泵水」1.15萬億美元(約9萬億港元)。

聯儲局議息後發表聲明,為對按揭拆借市場及樓市提供更大支持,決定落實去年12月議息會議上首次倡議的購買美國長債計劃,未來6個月會購入最多3000億美元、為期兩年至十年的長債;當局亦會進一步擴大資產負債表規模,再購入最多7500億美元MBS,令購買MBS規模增至1.25萬億美元;同時將購買企業債券規模加大1000億美元,至2000億美元。

加碼買MBS及企債

聯儲局一致同意購買長債,此舉更是當局自196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量化寬鬆政策,亦是繼日本、英國及瑞士後,第四個在金融海嘯下落實量化寬鬆政策的國家。高盛經濟師Hatzius指,聯儲局大舉「泵水」救市,恐導致其資產負債表膨脹至10萬億美元。
為提振消費信貸市場,讓中小企及家庭更易獲得低息信貸,聯儲局亦擴大定期資產抵押證券借貸機制(TALF)抵押品範圍,納入其他金融資產。鑑於通脹風險低企,聯儲局續維持主要利率近零水平,並強調會持續這水平一段時間。
紐約美隆銀行首席經濟研究員霍伊形容,伯南克令聯儲局搖身一變為RamboFed,這是很大威力及進取的舉動,並稱讚伯南克了解當前的經濟危機,並懂得對症下藥,相信大蕭條不會在美國重現。

突出招 美經濟恐未見底

FederatedInvestors基金經理埃倫伯格認為,聯儲局買長債不單為降債息,更希望藉此壓低其他利率,如按揭及消費信貸利率,令企業及普羅大眾受惠。
然而,對於聯儲局突向市場買長債,野村國際經濟師Pandl覺得,此舉與伯南克周日接受電視訪問時口徑不一致,或意味目前經濟危機較聯儲局預期嚴重。前聖路易斯聯儲銀行行長普爾亦稱,此舉顯示聯儲局相信經濟還未見底。
事實上,聯儲局議息會後聲明的語調亦轉趨悲觀,不僅沒有描述任何經濟復蘇迹象,更指經濟自今年1月會議以來進一步收縮,並將「委員會預期經濟活動會在今年稍後時間出現緩慢復蘇」這一句刪除,反映當局認為經濟短期難望轉好。

聯儲局四招齊發救信貸

1.未來6個月購買兩年至十年期美國國債,涉資最多3000億美元

2.額外購入最多7500億美元按揭抵押證券(MBS),令購買MBS規模增至1.25萬億美元

3.將購買企業債券規模加大1000億美元,至2000億美元

4.擴大定期資產抵押證券借貸機制(TALF)的抵押品範圍,納入其他金融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