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從深圳經皇崗回香港,坐上直通巴士,車上的香港人都在用普通話講電話。
坐那一程車的人,多為公事北上,大概事情沒有辦周全,或是臨時有點什麼變化,所以雖然人在歸途上,俗務隨身糾纏,那就得靠電話搞掂了。
那真是十分熱鬧的場面,香港人的普通話水準在普通之下,大家見了面,還可以用身體語言指手畫腳補不明之處,但分隔兩地,光憑電話,那就吃力得多。在電話裏,有的在談工程內容,有的在為生意討價還價,有的在教內地助手如何應付客戶。林林總總。
於是,有的人一句話因為發音不準,說完又說。有的人因為表達不清,太陽穴上青筋直跳,有的人邊說邊做手勢,但那手勢是白做的,便越來越神情激動。
本來我想上了車閉目養一會兒神的,但身陷如此環境,猶如落在一場喜劇之中,不但旁觀得樂不可支,有幾次還真的想參與,比如搶過旁邊那個說了半天對方都不明白的手機,幫他一把。
突然就想起那些革命領袖來。
孫中山的官話許多人都聽不懂,但他竟然靠「演說」起家。他外號叫「孫大炮」,想來除了聲音洪亮之外,一眾革命黨人聽他說話,一席演講,大概只明個兩三成,餘下的,就是轟轟然的「炮聲」,振奮人心了。
蔣介石那一口寧波口音的官話,現在還可以在台灣的舊電台廣播錄音中聽到。那一口話,出了江浙兩省,外地人很難明白,可見他雖然跟東北人張學良稱兄道弟,但說不清楚的地方一定很多,所以後來乾脆把張少帥關起來算了,省得勞累口舌。
毛澤東那一口湖南國語,更是聽得人腦袋都大,但他也是個「演講天才」,多少人被他鼓勵得不顧性命,把腦袋跟熱血都拋灑了。
由此可見,說不清楚方顯革命領袖本色。許多事情,說明白了沒人肯幹,雲山霧罩才令人赴湯蹈火。以此推斷,要是香港人的官話說得跟北京人一樣,許多生意大概也做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