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的士司機的奇蹟 - 李怡

一位的士司機的奇蹟 - 李怡

台灣有一個名叫康世能的人,開過貿易公司,經營過工廠,做過餐廳和卡拉OK的老闆。九一一後,輸了股票,負債兩百多萬(新台幣,下同)。他連找幾份工作,都被以年紀太大拒絕,於是他狠下心考職業駕照,做的士司機。
從餐廳老闆到的士司機,他經過心理調適。開了一個月,他遠遠見到過去常光顧他卡拉OK的老顧客,他想迴避,但想到今天逃掉了,以後碰到不是一樣尷尬?於是他把車開到這老顧客面前,搖下車窗打招呼。從此他把心放開了。
康世能不像一般的士司機那樣,他把自己的工作當作專業。他印了名片,每天穿恤衫打領帶,戴白手套,梳理頭髮,整潔儀容,並把車子裏裏外外都抹得乾乾淨淨。他認為,安全穩定地把客人送到目的地,是基本要求;高速煞車時要做到客人不會抖動,才是好服務。
他以感恩的心情看待每一個上車的顧客,「每個客人上車都是給你一個機會。」他曾載過一位帶着兩兄妹的媽媽,這媽媽東西多,上車慢,而且只坐了七十元(合港幣十多元)的距離,但康世能依舊客氣有禮地對待。隔了兩天,那位媽媽打電話來,說他們全家要到泰國旅遊,請康世能為他們全家接送機。而且因為夫妻倆工作忙,還請康世能暑假期間每個星期開車陪他們的孩子玩一天,每次都帶給他六、七千元收入。
康世能的客人有五成是熟客,每月跑六十趟機場是常事。由於他敬業樂業的精神,使他在經濟不景氣中創出奇蹟。台灣的士司機平均月收入只兩萬多元,康世能卻月入十萬元以上。
職業無分貴賤。許多人都這麼說,真正做到的人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