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聯儲局今晨結束兩日議息會議,市場預期當局維持利率不變,惟同時觀望會否有更多新救市措施出台,惟2月份通脹較預期高,或減低聯儲局進一步推出量化寬鬆政策的可能,變相拖慢經濟復蘇,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早段最多跌138點。
開市後兩小時(本港時間昨晚11時半),道指跌98點,報7296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跌7點,報1455點。歐股回軟,英、法、德股尾段跌0.3%至1.7%。亞太股普遍上揚,MSCI亞太指數連升4日,為今年來最長升浪,昨尾市升0.8%至78.07。日本央行擴大買入公債規模至1.8萬億日圓,帶動日股升0.3%,收報7992點。
AMG統計顯示,截至上周三止一周,投資者從股票型基金撤資84億美元(約655億港元),花旗首席美國證券策略師Levkovich認為,此舉代表散戶看淡股市前景,選擇棄械投降,惟以逆向思考來看,這亦是美股歷時17個月的跌浪已接近尾聲的典型徵兆。
數據方面,隨着汽油及衣履價格上升,美國2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升0.4%,較市場預期及1月份的0.3%為高;撇除食品和能源項目的核心CPI升幅維持0.2%,較預計的0.1%為高。按年計,整體CPI升0.2%,核心CPI升1.8%,兩者均高於預期。分析員說,通脹壓力較預期略高,反映美國短期面對通縮威脅不大,聯儲局短期推出量化寬鬆抗通縮的機會打折扣。
推量化寬鬆機會降
華府購入2500億美元按揭相關資產,令30年期按息跌至19年低位,刺激業主紛與銀行重訂按揭條款,按揭銀行家協會(MBA)上周按揭申請指數升21%,至876.9兩個月高位,再融資申請數目急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