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立
中國問題評論員
繼胡錦濤最近重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後,官方喉舌《人民日報》與《求是》先後強調「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一元化指導地位」。理由很簡單,今年是天安門屠城二十周年,而且要求民主與法治的「○八憲章」運動不斷發酵,再加以經濟滑坡與民怨沸騰,中共的「永久執政黨」地位受到挑戰,胡溫領導層既然已封了政改之門,只有以增強全國凝聚力為藉口來捍衞當局「一言堂」的地位。
進入死胡同
最新一期《求是》雜誌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在嚴峻的國際形勢下」,放棄馬克思主義的絕對指導地位而搞思想多元化便等同「自陷困境、自毀長城」。該著名「左刊」猛批鼓吹「普世價值」與「國際接軌」論,聲稱這些自由化思潮「是對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挑戰」云云。而《人民日報》早前發表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閆志民的鴻文,警告國內知識界,要吸收蘇聯與東歐劇變的教訓,「如果我們動搖或削弱了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實行指導思想多元化,只能導致思想混亂、社會動盪、民族分裂甚至國家解體」。
以胡錦濤為核心的第四代領導層徹底拋棄了八十年代初、中期由胡耀邦與趙紫陽倡導的思想解放運動,又一次走進「一元化領導」的死胡同!今年是轟烈的「五四運動」九十周年,當年知識分子所追求的民主與科學到今天還沒有實現。中共掌權後奉行的所謂「民主集中制」造成思想界萬馬齊瘖,而毛澤東的「一言堂」極左路線更導致一系列禍國殃民政策。最近官方媒體在籌備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周年,發放了不少吹噓老毛當年如何「運籌帷幄」的文章。其中一篇題為《毛澤東決策抗美援朝出兵與撤軍的台前幕後》,透露了當時黨內高層曾討論應否在建國後百廢待興的時候與「美帝」開戰,包括周恩來在內的大部份高幹都表示反對或有所保留,但老毛「獨排眾議」,不理客觀形勢揮軍「抗美援朝」,結果百萬士兵傷亡、血流飄杵!
苦了老百姓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中共溫和派代表溫家寶曾於二○○七年年初鼓吹選擇性地接受「普世價值」,以漸進方式在企業管治與政治體制等領域與國際接軌。但自去年西藏與新疆發生大規模抗議示威後,中南海馬上大左轉,不但封殺「普世價值」的討論,更重提老毛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口號。記得對馬克思主義毫無興趣的鄧小平在九二年南巡時,曾在深圳說過「不改革死路一條」。在金融海嘯後,美國的國際聲譽遭到重挫,中國更成為老美的大債主,胡總與黨內保守派遂趾高氣揚,以為所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產品,即「中國模式」可以取代「美式放任資本主義」。這種夜郎自大、故步自封的結果可能是中國老百姓又要瞎折騰多幾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