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放水財政部將代地方發債

增加放水
財政部將代地方發債

「缺水」令四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刺激經濟大計效果難達標,要延續政策效應,國務院終拍板由財政部代地方發債,發行金額如市場預算二千億元,債券期限3年。
財政部發言人表示,考慮到配套需求,中西部地區獲分配的額度較多。
全國省市與當地企業均「渴錢」,較早時,廣東省發改委在兩會期間,高調地希望中央多分配發債額度予廣東,此心願亦是正陷財困的中小企所求,據內地《每日經濟新聞》報道,今年首兩個月,內地14間銀行授信額度高達4.52萬億元,其中地方政府授信3.49萬億元,大型投資項目1.06萬億元,中小企只有1956億元。
報道指,除工行(1398)、中行(3988)與農行外,該報未受到其他銀行的中小企授信額度,建行(939)發言人在昨日傍晚稱,該行新增貸款中,約50%是投向基礎設施,約20%投向製造業,15%投向住房抵押和房地產開發貸款,其餘為小企業、涉農業貸款及信用卡。

鄭海泉指未來半年難復蘇

另外,滙控(005)亞太區主席鄭海泉表示,目前雖然不少國家都推行貨幣寬鬆政策,但由於投資者及消費者仍信心不足,即使世界各地政府推出財政政策刺激經濟,成效亦需一段日子才會顯現。他期望美國經濟會如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所言,可於年底扭轉劣勢,又相信美國經濟回穩,對本港及亞太區經濟亦會有好處,但預期未來半年反彈機會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