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集團(AIG)先後乞求聯邦政府1,700億美元(1.33萬億港元)打救,錢究竟去了那裏?在向行政人員發放1.65億美元(12.9億港元)花紅後,AIG前日(周日)首次交代如何使用公帑,公開間接得益的國內外交易對手名單。
美國國際集團前日交代去年9月中首獲政府注資至年底的公帑使用情況,共涉款1,053億美元(8,213億港元),其中495億美元(3,861億港元)與信貸違約掉期(CDS)有關,437億美元(3,409億港元)支付給證券借貸(securitieslending)業務的對手,121億美元(944億港元)給加州和維珍尼亞州等與AIG有保證投資協議的地方政府,公開的主要交易對手總數近80個。
國內外金融機構為所投資的按揭證券,向AIG買類似保險的CDS合約,樓泡爆破令AIG欠下它們巨債,幾乎破產。AIG的證券借貸業務向金融機構借出證券,套取資金投資在按揭資產蝕了大錢,又遭金融機構追數。
學者轟用公帑包底
高盛從中收了最多錢,共129億美元(1,006億港元),法國興業銀行收了119億美元(928億港元),德意志銀行收了118億美元(920億港元),分列二、三,滙豐控股共收35億美元(273億港元),排第九。
救AIG公帑多數流入其他已受助金融機構和外國銀行手上,很多人不服氣。杜克大學金融學教授哈維指金融機構對冲風險時,應考慮交易對手風險,現在用公帑包底,對納稅人不公平。參議員多德亦指「AIG的交易對手並非無辜受害者」。
AIG表示受合約法律責任所限,要向高層發放1.65億美元花紅,更引起眾怒。國會議員指向管理失敗的高層出花紅,是當美國人儍瓜,要求查明清楚合約,爭取收回花紅。白宮首席經濟顧問薩默斯(LawrenceSummers)亦狠批AIG發花紅「令人憤怒」。
美聯社/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
十大受益金融機構
高盛
129億美元(1,006億港元)
法國興業銀行
119億美元(928億港元)
德意志銀行
118億美元(920億港元)
巴克萊銀行
85億美元(663億港元)
美林
68億美元(530億港元)
美國銀行
52億美元(406億港元)
UBS瑞銀
50億美元(390億港元)
法國巴黎銀行
49億美元(382億港元)
滙豐控股
35億美元(273億港元)
德利銀行
26億美元(203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