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不供滙豐?這問題壓着港人心頭。情況之兩難,如談足半世紀戀愛的老夫妻,一覺醒來,才驚悉老公早在十多年前,在外養了數個貪得無厭的姘頭,染得自己一身病還傳給老婆,還要動用老婆的私己錢幫自己治病,你說,究竟留錢或留人好呢?
記者:梁佩芬、陳慧敏
攝影:梁佩芬、陳慧敏、林栢鈞、
周旭文、黃子偉
死心一族
胡蘭成有甚麼本事,令高傲不群的張愛玲愛他愛得死心塌地?這個問題可以同時問問香港人,滙豐有甚麼好?港人對它如此不離不棄?好了,在明白了甚麽是真的癡心錯負後,才驚覺原來時代轉變,人家業務已經國際化,再單純以情字掛帥,後果自負。
1.離場=自保:愛難留
陳志耀早撤出香港股票及投資市場,他說:「家連索羅斯都係買農地。」國際大鱷如此,我們為何死守股票這過時產物?「香港人一向只睇升同跌,根本無藍圖,我四年前已經指出有問題。」那年,滙豐正燒得火紅,他毅然在$100左右價位放棄,十年來未曾回望,「投資已經唔係一個Hope。」在$33價位時有過霎時衝動想重投懷抱,但理智告訴他不成,「如果跌到得番個位數,而滙豐又未執笠,我先會買。」當前妻洗脫華衣錦服,變成一個肥肉纏身的女人時,試問男人真的還會有胃口嗎?
無股一身輕,陳志耀一家大細參加教會聯歡聚會,樂得逍遙自在。
癡心一族
問世間情為何物,不用問李莫愁,問殖民地遺愛吧。英人治港,奉行三餐飽暖無政治政策,那就天下太平。成長於殖民時代的兒童教育理財顧問關顯彬憶述:「當時,坐飛機就國泰,買樓就太古,開戶口當然是滙豐。滙豐集資上市,擁有一手股票係港人願望。」
1.投資=儲錢:愛個天荒地老
1978年,林湘雲是個月薪$2,000的老師,要跟外父夾錢,才買到每股$4.5、每手$1,000的滙豐。「以前滙豐淨係做香港業務,無咁複雜,升跌都有周期,上落幅度唔大,當年滙豐仲買五股送三股,我最多獲派過三百幾股,儲到家有萬二股。」這是段經了解而結合的婚姻,基石好,他又認為滙豐管理層做得好,業務穩健,加上始終是藍籌,爛船有三分釘,就算升到$300都未放棄過一股。「感覺呀,好似有個好有安全感嘅伴侶囉。」刻下滙豐跌價,算你是唐僧,被白蛇鑽兩鑽,也要念經定心,何況股價只剩30多元,仍堅貞不移?「咪留番畀子孫做紀念囉,哈哈。」純情的愛,絕未變灰。
2.供書+買樓:愛要甘苦與共
滙豐是大笨象,上一輩人買滙豐為下一代投資,自由工作者Maria(35歲)往加拿大及日本留學,也是靠父母賣滙豐股票受惠:「佢哋好似十蚊一股就開始買,有錢就買一手,有錢又買一手。」理想的利息,又有送股,當家庭要錢應急時,滙豐就是水泡,「我由日本返港,想一個人住,佢哋話賣幾手股就可以換間屋,搞到我都有咁嘅感覺──買滙豐真係得喎。」直到現在,滙豐每半年一次的派息,已足令只靠做Freelance月入$10,000不足的她穿得暖吃得飽,但一提到供股,Maria說:「我邊有幾十萬拎出嚟供股吖。」雖然會被攤薄,但她的態度就如絕情谷上的楊過,「唔通家賣咗佢咩?唓,我都未死,仲有機會再升啫。」總希望,不用16年,小龍女便現身。
3.滙豐=理想:愛得細水長流
「養大一個細路要400萬喎,梗係買滙豐好過基金啦。」傳媒工作者Louisa(32歲)結婚多年,小孩未出世,已盤算每年買一手滙豐,當作小朋友的生日禮物,等到他們大學畢業後可一次過拿取自用。今時今日,有萬種獲利更多的保險與基金,為何有金城武不愛卻鍾情夏金城呢?「好簡單,我第一個戶口、第一張信用卡、第一個按揭都係滙豐,順理成章,送第一份禮物畀我第一個小朋友都一定係滙豐,不作他想。」以為老人家才細水長流,後生一輩原來也懂珍惜感情,「係,賬面係無咗一筆,但我一早預咗留畀細路仔用,就叫佢哋好好處理呢筆錢啦。」愛,真是無私的,當年五萬幾元的生日禮物,我也想要幾份。
4.撻着→入貨:愛在胡鬧兒戲
兩周前的$33低價位,胡孟青流淚,我O嘴,Jan卻說:「我真係無諗過買股票,滙豐跌到得番40幾蚊我先開始諗,經朋友介紹開咗個e-banking。」新手探路,又是電腦白癡,怎學人買股票呀?「所以咪無啦啦喺$35價位買咗20手囉!」嘩,$35×400×20,總共28萬!「嘻嘻,第一次買股票就買到咁低價嘅滙豐,開心到瞓唔着。」見高就放?「唔會喎,一路都覺得係時候要為將來打算,滙豐好似個識咗好耐嘅老朋友,以前放喺眼前唔覺佢有乜咁特別,哈,家突然轉髮型換新衫,機緣到咪撻着囉,我就等佢幾年,生生性性升返七、八十蚊,我都有賺啦。」未了解就結合,不是太兒戲了嗎?「我決定由今日開始,多啲了解股票行情,有心唔怕遲。」
分手一族
買滙豐,都是想尋個幸福愛侶,但一個迷債加一個供股,從前幻想通通化灰,尤其一眾視滙豐股票為長期飯票的港人,高峯價位買入,現在卻苦榮上身。
1.失望→冷靜:愛已化作恨
以為做財經報紙一定有內幕消息,「無啦,有就唔使做啦。」一家人也買滙豐的Thomas,在上年$144高位透過電腦Set價自動買入,覺得用$50,000買一手,一年收息二千幾元好和味,「家後悔囉。」初頭以為大笨象跌極有限,可惜──「連我老婆都跟我買入一手,佢呀,都唔知認真定講笑,成日話我累佢輸錢。」唉,夫妻為第三者吵架好正常,何況滙豐這位姨太還涉及錢?「等到100蚊,即放,輸少當贏。」現在,「12供5真係好賤格,多咗167股碎股,咪益晒啲包銷商有折扣價囉……我希望黃長發真係愛佢啦。」Short了?潛台詞是──現在與滙豐正處於冷靜期,若再有甚麼不利因素或供股事件,立即離婚。
2.有錢→翻撻:愛在富貴時
上年與滙豐一夜纏綿的Jacky說:「五萬幾蚊一次喎,算啦,不如叠埋心水賣咗佢,再買其他平股票,賺得更多。」上年他很風光,「未試過咪買吓囉,好彩走得快咋。」幾個月的風流,初探溫柔鄉,此刻方覺滙豐非最佳伴侶,「真係好難Keep,有時見其他股升得仲快,滙豐升極得少少,賣又蝕手續費,以後都唔會高位買入。」近日股市波動,令平淡生活又起漣漪:「其實30幾蚊真係好抵玩,可惜家手頭緊,有錢一定買。」色心未息,只要風聲不緊老婆無看管盤數,他依然蠢蠢欲動,心郁郁想賺回個飯盒。
如何紅起來?
這位大笨象萬人迷,1865年由清廷王爺、富商胡雪嚴與古應春,連同英美法德印等十家洋行一齊協辦,同年迅速在上海、倫敦開分行。紅得快Fans多,連清末朝廷建淞滬鐵路、左宗棠出兵西征、甲午戰爭慘痛一役、十九世紀六十、八十年代的股災,朝廷、香港政府、渣打銀行與恒生銀行都靠滙豐出錢救市,1880年東藩銀行結業,滙豐還取得香港政府往來賬戶,變成香港準中央銀行開始印銀紙。二十世紀初,滙豐已是東亞地區第一大銀行,1991年滙豐控股在倫敦成立,成為滙豐全球業務的母公司,1999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2000年再購入法國商業銀行,取代法國商業銀行於巴黎證券交易所的地位。
報章訪問過前美林證券香港副總裁林森池,他說:「如果你由1977年開始,年年買$10,000滙豐股票,十年後,淨係股息都夠你再買多手股票,卅年後,市價仲會增值80倍,股息有50幾萬。」無謂緬懷,問問在證券行打躉三、四十年的一批前隱形富豪股民,一提起接受訪問,他們先耍手擰頭:「滙豐咁悶,唔啱我玩嘅。」到我收起影相機,他們又走近我身邊,細說與滙豐的段段情史,如何視滙豐為自己背後的女人,撐住自己出去風流快活闖天下。買了41年滙豐,經歷過1987股災的方先生說:「87股災嗰年,港股停市4日後,跌咗33%得番千幾點,啲人即刻賣晒股票轉買滙豐保命,買唔起放唔切嘅,就眼白白睇住副身家蒸發三分二。」關先生又說:「當年聖誕節前夕,人人喊住話:『聖誕鐘,買滙豐。』、『聖誕入市、必賺無疑。』仲唔係當晒佢女神或者情人?」
關先生
本來同滙豐恩斷義絕,但見佢咁慘,又心軟入番幾千股,望佢升番啦。
謝先生
67年暴動我買滙豐,當年啲人點似家啲易來易去?買落死守唔走啦。
愛的宣言
做訪問,聽過無數人與滙豐的愛情故事,無論是感情深厚的夫妻或快閃伴侶,總有快狠準的金句。
1. 無滙豐,最陰功。
2. 滙豐可以帶給我一個夢。
3. 今日跌,聽日咪升囉。
4. 有一手滙豐,邁向有錢第一步。
5. 滙豐成功,就係我成功。
6. 滙豐令我可以食得飽,着得暖。
7. 買股票唔買滙豐,等於無買過股票。
8. 你(滙豐)願意走,我願意跟。
9. 家買滙豐抵到爛啦,仲邊會再跌呀?
10. 滙豐喺手,一世無憂。
11. 唔識買股票嘅人就一定買滙豐。
12. 滙豐代表香港,代表銀紙。
廣告口號
從滙豐廣告口號,可見其蛻變成長,小心留意,其實滙豐早已帶領我們進入國際大世界。
1981年「儲蓄滙豐 滿足心中」
1987年「今日滙豐 助你成功」
1993年「與你並肩 邁向明天」
1999年「金融薈萃 服務全球」
2002年「環球金融 地方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