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電子病歷漏洞甚多

公院電子病歷漏洞甚多

【本報訊】港府計劃花11億元發展公私營電子病歷系統,醫學界立法會議員梁家騮指出,現時公立醫院電子病歷系統漏洞多多,容易令醫生被迫「斷錯症」。他促請醫管局讓前線醫生參與發展新系統。

找不到合適醫學名稱

梁家騮指出,現時公立醫院醫生使用電子病歷系統時,經常在「斷症」一欄找不到合適醫學名稱,惟有揀選意思最相近的詞滙。
他舉例稱,大腸長了一顆瘜肉的醫學名稱應為colonicpolyp,但系統只有colonpolyposis供選擇,令人聯想到「家族性結直腸瘜肉綜合症」,即長有多顆瘜肉,產生極大混淆,「病歷唔講清楚,可能影響治療,一有事故發生,大家就可以賴。所以公家醫生唔會信晒個系統,日後推出去私營市場,情況可能一樣。」
他又指,電子病歷沒有輸入圖像功能,前線醫生不能以畫圖解釋病情,又缺乏文書支援,輸入資料極為費時,病歷內容可能因而不夠詳盡。他要求醫管局發展電子病歷系統時,應邀請前線醫生試用,問題才能迎刃而解。
資訊科技界議員譚偉豪促請港府向私家醫生提供培訓及即時維修服務,並邀請資訊科技公司參與系統介面設計,透過市場競爭提升質素及效率,「醫管局要四年時間開發,如果畀私人公司,兩年就搞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