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風雲:買樓屬低風險投資? - 劉祥發

樓市風雲:買樓屬低風險投資? - 劉祥發

一場金融危機,全球投資走向槓桿化,任何以借貸方式的投資,都被視為風險行動,但巿場上仍不斷有意見認為,買樓風險遠低於投資金融產品,事關物業無論價格如何下跌,仍有住的價值,故在風高浪急情況下,投資物業最安全。
現時買賣股票的投資者,使用借貸的比例及購入的金額都少了,惟獨物業買賣,借貸比例看不到任何改變。
現時一般買家,仍會以三成首期或更低成數去買樓,這即表示投資者以3.3倍或更高的槓桿倍數去投資,倘投資者不買樓,但又以3.3倍或更高倍數,去買入滙豐銀行股票,相信不少人都認為這樣買股票,風險過高,事實上,銀行亦不會以這樣借貸方式,貸款給投資者買股票。
何解上述兩者都是高槓桿投資,前者被視為低風險,後者視為高風險。從銀行角度出發,香港的斷供比率低,所以不怕買家「走數」。
對銀行而言,香港人有一個很好的特性,就算失業或減薪,仍會以各種方式繼續供樓,包括向家人籌集資金;因此買樓並不可看成是高風險投資。

減低借貸降低風險

97年至今,有幾多人可以買樓變富?相信大家心中有數。因此對初次置業者而言,必須以降低借貸比例來減低風險;因此倘儲不足三成首期,寧願推遲入巿時間。現時樓巿仍然波動,上落一至兩成絕不為奇,因此仍想入巿者,要有心理準備。
劉祥發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