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位美業務由新興市場主導

重新定位
美業務由新興市場主導

自上世紀80年代,滙豐控股(005)前大班沈弼遠征美國,收購海洋密特蘭銀行(現稱美國滙豐)起,直至03年鯨吞令集團陷入泥沼的HouseholdInternational(現稱滙豐融資),滙控在美國發展總是焦頭爛額。

配合客戶拓新興市場

葛霖總結歷年沉痛教訓,指今後美國業務定位,將以「新興市場軸心為主導的策略」(emergingmarket-led),即在企業及商業銀行服務上,滙控作為新興市場及國際最大商貿銀行,會追蹤本身客戶與其美國夥伴的聯繫,配合拓展當地相關業務,但對個人理財及純本土客戶群等滙控沒有優勢的領域,則無意競爭。
美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經濟引擎及復蘇關鍵,雖然發生世紀金融海嘯,但葛霖認為,滙控不可能將這個市場拒諸門外(turnback),在收拾次按殘局及將滙融信貸組合逐步遞減之餘,集團會啓動新的發展策略。
所謂新興市場主導策略,他解釋,是指與亞洲、中東及拉丁美洲等滙控客戶有業務往還的美國企業,無論是合資合作抑或外判經營關係,滙控會配合拓展。例如一家與中、印等亞洲市場有業務聯繫的美企,「我們肯定會繼續在紐約等心臟地段提供相關服務。」
滙控計劃在美國,設立專門服務中小企客戶的工商銀行業務中心,開拓美國與跨大陸市場的客戶群。個人理財方面,擁有華人、南亞及西班牙裔社區客戶的地方,滙豐亦會致力拓展,但滙控無意與聚焦本土市場的美國國民零售銀行爭一席位。

無意爭美零售巿場

隨着滙融組合逐步縮減淨盡,他相信,有關問題對集團拖累將會「消退」。對於美國居民儲蓄率近月回升3至4個百分點,他認為,對當地以至全球經濟發展,中長線均屬正面,猶如過度儲備的中國居民,逐步提升消費,一樣具正面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