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9月的毒奶風暴打殘國產奶粉,多間外國製奶粉商乘機搶佔市場,廣告鋪天蓋地,宣傳獨家添加劑配方。提倡母乳餵哺的愛嬰醫院指出,世界衞生組織不容許奶粉商以添加劑成效作賣點,本港奶粉廣告明顯違反此建議,但政府不聞不問,「香港啲奶粉咁貴,係因為廣告費。」
母乳活細胞無法取代
愛嬰醫院香港協會主席葉麗嫦表示,奶粉商標榜的DHA及TPAN等均為母乳元素,但天然母乳配方有多種物質互相制衡,把副作用減至最低,奶粉就未必有此制衡功效。
葉麗嫦舉例稱,從前奶粉只加入DHA,但有研究發現DHA可引致血管硬化,必須以AA制衡,奶粉商其後才加入AA,「母乳有好多活細胞、酵素,奶粉無法取代。就算奶粉加咗其他母乳成份落去,都未有科學根據話有效。」因此世衞建議奶粉商不應以添加劑的功效作賣點。
本港奶粉商違規透過廣告宣稱奶粉添加劑的益處,葉麗嫦認為此舉絕對減低母親餵哺母乳意欲,「香港呢方面好落後,政府冇做任何工夫。」她建議港府效法馬來西亞等地,立法規管奶粉商的宣傳手法,一旦犯規應警告甚至禁止入口。守則應包括禁止宣傳添加劑成效及禁止免費向醫院贈送奶粉。她認為醫院應自行購買奶粉,再免費派給母親,間接鼓勵醫院推廣母乳餵哺。
消費者委員會表示關注奶粉的銷售手法,將考慮進一步對宣傳內容作消費者教育或測試研究,並促請政府考慮規管奶粉聲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