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曾撰文批評大陸官員說話能力一代不如一代。顯然朝堂也驚覺「話語」不是小問題,於是在兩會力圖自新形象,並美其名為「白話新風」。
依照千年帝制的馬屁傳統,任何舉措都來自「奉天承運」的聖意,這次白話新風的「總設計師」當然非胡錦濤莫屬,據稱起源於他的「不折騰」造句。其實歷數滿朝文武,較會說話的還數溫家寶,而形象乾癟乏味的胡錦濤,恰是集官話套話之大成的「黨的化身」。
不管怎樣,官員們「臨老學說話」總是好事。且看他們如何移風易俗──賈慶林政協報告的「頂得上去,幫得上忙,管得上用」,居然當作白話新風的例句捧上表揚榜。考慮到賈慶林與江澤民相識於微時,當年在一機部宿舍幫江澤民搬蜂窩煤、大白菜,而後當上政協主席。賈又是十七大中委選舉得票最低者,他能說出這幾句大白話,算不錯了。
比起動輒「問候」人家父母和爺爺奶奶的李肇星,外交部長楊潔篪本來不算差,只須本色一點就可以了,偏偏他要「跟風」學舌,記者招待會上先侃球經,說剛打敗一個乒乓高手,所以心情大好云云。他以為很風趣,大陸網民卻劣評滔滔。楊外長是見過世面的,笨嘴笨舌的布殊靠甚麼贏了能說會道、外形俊朗的戈爾?無非就是選民覺得他更為真率。
說來朝中快人快語的還數太子黨,習近平、薄熙來出身簪纓世族,說話行事比起「多年媳婦熬成婆」的胡錦濤要豪放得多。故而習公子在墨西哥爆響口:「有些吃飽了沒事幹的外國人,對我們的事情指手畫腳」,這才稱得上大白話,更是胡溫之輩不敢言的。不幸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卻被硬生生追了回來,最高層緊急消音,連各網站都刪得乾乾淨淨。這對習公子是一大教訓,正如十七大後流傳的手機短訊:「吳官正無官了,羅幹不幹了,曾慶紅不紅了,見習生進來擺平了(習近平),克強國強強強聯手,永康了!」小習不過是見習生,還未輪到第五代掌管朝綱呢。
上有好焉,下必趨焉。是次兩會委員的提案也十足「大白話」,有的提議重啓知青上山下鄉運動以紓緩就業難;有的提議外語專業的畢業生去「開發非洲」;有的愛心提案要求禁屠流浪貓狗,卻沒提如何善待風餐露宿的含寃訪民;有的提議設立「雙八節」,紀念譽滿全球的京奧;有的提議拒絕西方母親節,把孟子生辰定為「中華母親節」(典出孟母三遷)……
聞道有人批評劉翔連續缺席兩屆政協會議是「佔着茅坑不拉屎」。這樣的茅坑劉翔還是不去為好,與其佔着茅坑屙爛屎,不如靜養療傷。否則正應驗了吳君如那句話:「食屎」!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