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子宮肌瘤是處於生育期女性的常見婦科病,醫學界估計每三至四名女性就有一人(即約三成婦女)受此病困擾,肌瘤不但可導致經血過多、經痛、腹部脹痛、影響日常排泄,甚至可引發不育。有婦產科醫生指,曾有一名20多歲少女發現腹部有硬塊,原來子宮內長有一個直徑達17厘米、重量可及兩杯12安士裝細汽水的肌瘤,需接受手術切除。
記者:梁德倫
婦產科專科醫生盧兆輝指,經血量多及經期時間特別長是子宮肌瘤常見症狀,但患者會隨着肌瘤生長在子宮的不同位置,而出現不同症狀,例如長在盆腔附近的肌瘤若過大可引致腹部脹痛,若肌瘤壓向尿道或膀胱則會出現排尿不清、突發性小便停滯等症狀;肌瘤若壓向直腸則會影響排便,若肌瘤阻塞輸卵管,更可阻礙卵子受精導致不育。
腹部隆起硬塊
腹部脹痛是最常惹人注意的子宮肌瘤症狀,盧兆輝稱,曾有一名20多歲年輕女士發現自己腹部有一個隆起的硬塊,初時以為是肚腩,後來接受超聲波檢查才發現子宮內有一直徑達17厘米、重逾800克的肌瘤,患者因不想做手術,最初嘗試針炙、氣功等另類治療,因並無療效,數月後終接受微創腹腔手術切除肌瘤,其間更發現大肌瘤下藏有一個5厘米的小肌瘤,需一併切除,手術歷時5小時才完成。
盧兆輝表示,也曾有一名40多歲中年女士因突然不能排尿到急症室求診,檢查後發現有兩個分別直徑約10厘米和4厘米的子宮肌瘤,將子宮頸推前壓迫尿道影響排尿,手術切除肌瘤後,排尿才回復正常。
八成多於一個
醫學界認為雌激素會刺激子宮肌肉細胞異常增生,形成子宮肌瘤,盧兆輝表示女士若經常面對沉重的工作壓力,也會刺激雌激素分泌,引發子宮肌瘤。他指,約八成患者會有多於一個子宮肌瘤,醫學文獻記載曾有患者體內有多於100粒子宮肌瘤,肌瘤體積大於6厘米以上通常都要接受手術切除,因為體積已對身體造成一定影響。
現時可透過切除子宮、切除肌瘤或子宮動脈栓塞術等治療子宮肌瘤,接受保留子宮手術的患者約有三成人於10年後會復發,需再度接受手術。盧兆輝指,女士若經常受經痛、經血量多及腹脹等不適影響,應盡早接受檢查。
子宮肌瘤症狀
‧經期過長及經血過多
‧壓迫盆腔引致腹痛
‧壓迫尿道、膀胱及直腸影響排尿及排便
‧阻塞輸卵管阻礙受孕
‧導致早產、胎位不正,甚至令孕婦容易流產
資料來源:盧兆輝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