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像導演奧利華史東(OliverStone)對兩個題材有甩不掉的心癮,一是越戰,另一則是總統。雖然已先後拍過甘迺迪(JohnF.Kennedy)及尼克遜(RichardNixon),但事後講古,又豈及《殊不簡單》(W.)兜口兜面唱衰喬治布殊(GeorgeW.Bush)來得過癮? 撰文:賴俊德
在荷李活堪稱左王的奧利華史東愛拍總統題材,除了是對歷史上的成王敗寇深感着迷外(其《阿歷山大帝》就是一例),主要還是為挖共和黨瘡疤。
沒頭沒腦死好命
91年的《JFK驚天大刺殺》(JFK)以懸疑片作包裝,直指甘迺迪死於政敵之手;95年《驚世謊言─尼克遜》(Nixon)則拿尼克遜鞭屍,雖則該片瑕疵處處,安東尼鶴健士(AnthonyHopkins)演來毫無說服力,但卻戲味非凡,甚至有人稱尼克遜的悲劇描寫甚有莎劇風範。至於《殊不簡單》則是奧利華玩總統最狼的一次,因為拍攝到美國上畫時喬治布殊仍然在任,各大片廠豈敢投資,結果奧利華要來到香港找資金,造就多位本地藝人參演。
今次奧利華放棄拿手的陰謀論,用輕鬆喜劇手法處理這位「最無能總統」的前半生。戲中佐斯布連(JoshBrolin)飾演的喬治布殊被形容成無知自負,一世靠運。他年輕時試過睇波打架鬧事、酒後醉駕,但卻「符碌」考入哈佛商學院;沒頭沒腦地加入美軍,又平安歸來。之後布殊憑父蔭成為德州州長,竟又創下石油產業佳績。2000年布殊傳奇性地擊敗戈爾(AlGore)成為總統後,在戰雲密佈的政治舞台上仍然發緊夢,最得意之作是斷估伊拉克藏有大殺傷力武器,發動戰爭而成功連任。劇本強調布殊一直活在一個自我陶醉的瘋狂世界,所有歡呼聲只有他一個人聽到。
老布殊壓力來源
喬治布殊無能,小學生都知,因此影片較具話題性反而是描寫他跟父親老布殊的一段父子情。現實中布殊家族一直避談父子間的競爭,奧利華卻認為兒子要跟總統父親鬥法,要走出父親陰影,情形有點像弒父娶母的伊迪帕斯(Oedipus)。事實上從古希臘到英國伊利莎白女皇一世時期,兩代權力關係都構成了絕佳的戲劇元素,片中父子關係除了影響喬治布殊,也影響了美國甚至整個世界。
老布殊在任時做得不足的地方,正正為小布殊帶來似是而非的罪惡感,令他自認為要代父親帶來救贖,結果一敗塗地。戲中有一幕講小布殊發噩夢,夢見老父盛怒向他揮拳,罵他有辱祖宗名聲,更說早知由其弟弟傑布做總統會更好,充滿苦中作樂的鬧劇成份。
據悉《殊不簡單》之後,奧利華又重投另一最愛的懷抱,開拍越戰時期美萊村屠殺(MyLaimassacre)的《Pinkville》。
香港上映日期:3月26日
奧利華總統情意結
奧利華對總統的迷戀,不限於madeinUSA的人馬,連外國總統都望見起痰,欲罷不能為他們正名立傳。
《TheDayReaganWasShot》(2001)
奧利華曾透露有意開拍列根(RonaldReagan)電影,其實在此之前奧利華已監製過一齣講述列根的電視電影《TheDayReaganWasShot》(圖),講述列根上任70天後在華府一間酒店門外遇襲,奇蹟逃出鬼門關的經過,可說是《JFK驚天大刺殺》的延續。
《Comandante》(2003)
多年前為描寫古巴黑幫的《疤面煞星》(Scarface)編劇後,奧利華終在02年踏足當地,並獲當時該國總統卡斯特羅(FidelCastro)邀請拍攝紀錄片,大概二人政見近似,見面時惺惺相惜,三日行程中發展成為好朋友。翌年奧利華推出續篇《LookingforFidel》,深入探討古巴異見人士的命運。
《UntitledHugoChavezDocumentary》(2009)
拍過《薩爾瓦多》(Salvador)的奧利華心繫中美洲,去年他陪伴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HugoChavez)跟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談判,跟對方建立友好信任,奧利華當然打蛇隨棍上提議為他拍紀錄片,預計今年推出。查維茲曾指美哥兩國合污,大罵布殊是魔鬼,難怪與奧利華啱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