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比比 - 邁克

阿比比 - 邁克

高志森左右開弓擁抱張愛玲,一台《金鎖記》在紮腳的焦媛統領下向清朝進發,另一台《南北和》動員余慕蓮帶隊漫遊六十年代英國殖民地,前者由王安憶根據同名小說改編,後者以電懋公司賣座影片作藍本,可巧與熱賣的《小團圓》碰個滿懷,佔盡時機的優勢。
其實電影《南北和》與張女士無關,她負責編劇的是食過番尋味的《南北一家親》和《南北喜相逢》,而且因為廣東話不靈光,南蠻的嘰哩咕嚕逼不得已請宋淇拔刀相助。《小團圓》頭兩章寫香港大學女生宿舍風光,「幾個廣東女孩子比幾十個北方學生嘈音更大」,為了增加地方色彩,好幾處對白刻意以粵語書寫,就顯得不鹹不淡。大考臨頭的日子,平日不燒香的懶蛇呼喊「死囉!死囉!」非常應景,「今天死定了」也似港女聲口(更地道的說法是「今次死定了」),但「我是等着來攞命了」和「今天真是來攞命了」便教人抱歉──她沒有聽錯,「攞命」的確是老廣的口頭禪,不過嵌進句子的功夫有欠自然,一聽就聽出外省口音。
特瑞絲嬤嬤氣急敗壞的「雷啦雷啦」倒是如聞其聲,可惜寫了借音字,我們習慣的書面文字是「嚟啦嚟啦」。「修道院從孤兒院派來打雜的女孩子瑪麗,她叫她『阿瑪麗』」是十分細微的觀察,完全捕捉到開口埋口「阿乜阿物」的語言特色。以炎櫻作原型的比比,從她舌尖溜出來是「阿比比」,有點像阿拉伯語Habibi──那是「甜心」的意思,時髦廣東人口中的「打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