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戲道:與魔共舞 染血史詩

電戲道:與魔共舞 染血史詩

融合動畫與紀錄片創作形式的《與魔共舞》(WaltzWithBashir),控訴1982年貝魯特大屠殺事件,包含着一個人的回憶、一個歷史的教訓以及無數人的生命,也深入討論到對回憶的扭曲、以及回憶的多樣化,不只視覺令人驚嘆,更產生強大的力量,觀眾入場時準備尖叫吧。 撰文:張一明

討論戰爭的電影何其多,但本周四(19日)在本地上映的《與魔共舞》,已被公認為今年最有藝術成就、最獨特的電影,它是一部紀錄片、也是未見過如此有爆發性的動畫片,更是以色列導演阿里科曼(AriFolman)的半自傳電影。
《與魔共舞》講述阿里科曼的一名友人告訴他,幾年來只要一入睡,就夢到26隻狼狗凶狠地向他狂奔亂噬,友人隱約覺得這是他經歷過的事,卻一點都記不起來。阿里與眾人進行訪談,驚覺這與1982年9月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的巴勒斯坦人遭到大屠殺的事件有關。於是,阿里深入挖掘事實的真相,揭發中東各國仇恨面貌,可怕的歷史記憶也一一浮現出來。

動畫代替歷史片段

事實上,當這個故事題材一開始浮現腦海之際,阿里科曼決定要以動畫形式來呈現,他說:「如果以真人拍攝的訪談畫面,那這些當年19歲的年輕人現在都是滄桑的中年男子了。對觀眾來說,這些人的遭遇與他們又有何干?如果只是幾個中年男子的訪談畫面,觀眾只聽他們嘴巴一直在說,又沒有任何其他故事情節可以看,那真是無聊斃了,觀眾可能會因此看到睡着,再加上我沒有太多真實記錄當時的畫面以及照片,因此我下定決心以超現實的動畫方式來呈現,即使是要花上幾年的時間,也不會放棄。」
此片的英文片名是《WaltzWithBashir》,詩意又殘酷的華爾滋片段,就是導演最終想表達出本片的觀點,他想敍述兵哥們的知覺、其實就是他自己的知覺,為了這個很關鍵的原因,他選擇動畫的形式,讓一位兵哥在黎巴嫩總督Bashir的海報前開槍的場面,描寫成彷彿與Bashir一起跳舞,詩意的華爾滋片段靜靜的呈現出來,卻冷血又殘酷。

心理醫生拼貼記憶

影片更深入討論到對回憶的扭曲、以及一種回憶的多樣化,阿里科曼為了找回自己記憶中那個流失的片段,在《與魔共舞》製作的四年間,他與心理醫生進行訪談與治療,了解大腦的記憶究竟如何運作。在這段期間,他又找尋他昔日戰友,用各個拼湊的記憶,組合成一段看似完整的回憶。
阿里科曼也將沉痛的時代包袱,包裝成一個充滿迷幻的旅程,他說:「以迷幻藥的意義來看,我把《與魔共舞》建造成像是一個「旅程」(trip)。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跟精力,希望能夠從第一個有很多狗的鏡頭開始,觀眾就能夠馬上進入一個由毒品曲解出來的想像世界。但是這樣也有另外一個危險:觀眾會在旅途上、音樂中、美麗的影像中迷失自己,忘記了大屠殺的事,我可不希望觀眾看完片子後認為這是一部很cool的動畫。」

結尾50秒真實鏡頭

這也是導演為何一開始就知道這部片必須要用紀錄片的影像來作收尾,他留下成千上萬人被殺、孩子被屠殺、婦女被屠殺、老人被屠殺的真實片段鏡頭,為了要搖醒還在旅程中的觀眾,讓他們看看很嚇人的影像,想讓這部電影達到一種均衡,那50秒真實鏡頭對影片至關重要。

四個魔影揮之不去
惡狗噬夢

影片開始,阿里科曼的友人自述幾年來只要一入睡,就夢到26隻兇惡的狼狗朝向他狂奔亂咬,他隱約覺得這是曾經經歷過的事,卻一點都記不起來,觀眾卻能夠馬上進入一個充滿迷幻又不安的戰爭世界。

冷血之舞

一位士兵在黎巴嫩總督Bashir的海報前開槍,導演處理得猶如與Bashir一起跳舞,詩意的華爾滋片段靜靜的呈現出來,整個過程不超過十秒鐘,讓人屏息以待,卻又冷血殘酷。

女神相救

阿里科曼的同僚回憶曾在航海期間避過敵方空襲,畫面出現一位全身藍色的赤裸巨型女神,溫柔地抱着他離開,又以身軀作為他的船,讓他回到安全的地方,感覺如夢如幻。

震撼終結

結尾的時候,導演留下孩子、婦女及老人被屠殺的真實片段,搖醒觀眾,讓他們看看震撼的影像,不希望觀眾看完片子後認為這是一部很cool的動畫,明白這是沉痛的真實歷史事件。
香港上映日期:3月19日

我是誰:亂世旁觀 記錄時代

《與魔共舞》的以色列導演阿里科曼(AriFolman)是拍紀錄片起家,91年在特拉維夫大學時,便以關於第一次波斯灣戰爭的《ComfortablyNumb》作為畢業製作。畢業後他曾為幾個以色列電視台頻道工作,拍攝了很多的新聞報道短片。96年執導第一部劇情長片《SainteClara》,改編自捷克作家PavelKohout的一本小說,影片曾入選柏林影展。01年他執導第二部劇情長片,《MadeinIsrael》算是一種未來主義的電影,講緝捕最後一個仍活在世上的納粹軍官的故事,是非常風格化的黑白片。

《與魔共舞》為導演阿里科曼拿下多個電影獎項。

國際影壇留青史

《與魔共舞》自去年面世以來,已囊括了多個國際電影獎項,藝術成就已獲肯定,包括去年康城影展的最佳導演金棕櫚獎、今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美國導演公會大獎最佳紀錄片導演、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動畫片及最佳外語片,影片更是有以色列奧斯卡之稱的以色列電影學院大獎大贏家,囊括了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劇本、最佳美術、最佳音效以及最佳剪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