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色厲源自內荏,寬鬆顯示自信 - 李怡

蘋論:色厲源自內荏,寬鬆顯示自信 - 李怡

明天泛民組團赴澳門「試關」,可不是一樁尋常事,而是對「一國兩制」的重要考驗,也是香港能否在將來推出23條立法、完成《基本法》全部憲制程序的關鍵。
澳門當局、中聯辦、港澳辦以至頗為高層的中共當局,相信已進行密集商議了。
公民黨秘書長陳家洛,去年底赴澳曾遭拒入境,前天試關卻未受阻攔,為明天泛民之行提供了正面訊息。但明天會全部放行、部份放行、還是全部遭拒,仍是未知之數。
如果明天泛民試關全部放行,就意味澳門當局從善如流,只是澳門特區政府也許會覺得有失顏面,彷彿在香港輿論、曾特首以至北京高層的壓力下,沒有了自主性。另一方面,則證明曾特首交涉有效,或中央及時干預,會導致民調對曾特首及中央的評分上升。
倘若泛民試關全部或大部份被拒入境,那麼給人們直接的聯想,就是一旦23條立法,完成所謂憲制程序後,港澳瞬即在政治上變成「一國一制」。香港民情、輿情自然對23條立法的壓力大增,以後恐怕政府連提都不敢提了。澳門的國際形象也淪為只是一國一制之下的特設銷金窩,已不是過去寧靜的、有文化遺產與古舊傳統的度假旅遊點了。許多人還會想到,澳門會不會進一步以國家安全為理由連香港傳媒(報紙及電視頻道)也要封殺。至於台灣,本來早已拒絕「一國兩制」,經此一役,對中共的任何承諾更無信心,怕連聯邦制都沒有人敢提了。國民黨若繼續採取親北京政策,很可能會使它失去民意支持。
既要顧及澳門政府的顏面,又要顧及香港及國際社會對「一國兩制」的信心,澳門當局在北京指示下,很可能對泛民試關採取部份放行、部份封殺的策略。但這樣做,不會給港澳及國際帶來正面影響,只不過負面影響可略為降低。
其實所謂顏面,並不是重要之事。毛澤東在1945年去重慶與蔣介石會談以及1947年棄守延安時,在內部提出過:面子重要還是本錢重要?當然是本錢重要,為了保住及增加本錢,可以到重慶喊「蔣委員長萬歲」,可以棄守延安、轉戰陝北。澳門現在也面臨本錢重要還是面子重要的問題。直白說,有多少人相信封殺泛民入澳是澳門保安司的自主行為?現在又有多少人相信放行陳家洛以及明天對泛民試關的取態,是澳門當局的自主行為?人們大都傾向相信澳門政府的取態,來自北京的意旨。因此,顏面是虛假的,但對澳門的國際形象,對港人赴澳度假旅遊的影響,這個本錢卻是實在的。
何特首過去有一段時間,政績甚獲好評。尤其開放賭權與刺激經濟大幅增長之後。他到北京述職,中央領導人對他與對董建華,有不同態度與不同評價。在香港傳媒面前,何特首也親切、寬容,主動與傳媒及泛民議員接觸談話。這種寬鬆正顯示他的自信。但自歐文龍案爆發,中央收緊內地官員與平民赴澳政策,加上不景氣,使澳門經濟下滑,中央對何特首的臉色也有變了。在民望高企之時,何特首沒有擴大民選機制,使自己在澳門有廣泛的民意認受性,到民望下挫而中央沒有好臉色時,就以23條立法來表現對中央的效忠以取得信任。對香港泛民、學者、記者的連番入境封殺,表面上是「色厲」,而其實源自「內荏」,也就是表面強硬實反映內心虛怯。

這種色厲不必要,內荏也不必要。澳門是一個旅遊城市,應歡迎所有人到澳門旅遊消費,不論是反共親共、反動正動、反民主親民主,都應歡迎。參加23條立法研討會,上街示威,沒甚麼可怕。在香港沒有出事,在澳門這種對政治冷漠的社會,更不會出事。澳門以遊客為經濟之源,入境政策必須比香港更寬鬆,更不用說應比內地寬鬆了。寬鬆才顯示自信,寬鬆才可以帶來旅遊業與社會的興旺。
不知澳門當局能聽取這樣的諍言否?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