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麥當勞你想到甚麼?全球化?麥當勞叔叔?不瘦降之謎?悄悄加價?麥難民?藝術家Bryan和Terrie,花了3個月時間hea「老麥」,觀察到香港人精於以最少的花費,挪用盡麥記的商業空間,將麥當勞這個在全球的設計、服務都一式一樣的場所,變身成自己的露宿者之家、讀書室、社區會堂、商務中心,實行「玩謝」麥當勞。 記者:雷子樂
麥Office 推銷埋數
「唉!我25日開得5張單,都唔知點搞!我又要買單呀!」另一人取笑說:「5張單,每張六嚿(600元)好唔好?」混雜的人聲裏,傳來翻開紙張的聲音。「有冇釘書機呀?交咗(單)未呀?」這是晚上11時半的旺角老麥,15名寬頻推銷員,剛撤出西洋菜街,退入這地庫餐廳跟單埋數,將快餐店變成商務中心。
大埔的麥記,商務活動也極頻繁。下午3時,地產經紀跟客人在這裏傾租約,落實租舖位開食肆。晚上8時半,保險經紀打開電腦,按動計算機,給客人講解保單細節……麥記內儼如office。
麥書室 媽咪教女
對小朋友來說,有得飲、有得食、有歌聲,才是溫書做功課的樂土。「(國語)大兔子的肚子大。」「(廣東話)你要比賽呀,想唔想比賽?跟我讀啦,又發脾氣!」早上8時,媽媽已把孩子帶來大埔的麥記,邊吃早餐邊訓練孩子朗誦。「練多啲呀知唔知?」孩子又重複說着:「大兔子的肚子大」。
「過去啦,過到啦!」下午五時,中西區的老麥內,兩個穿校服的男孩一個在打PSP、一個埋首玩NDS。Terrie說,在一些學校區,不少學生都會視老麥為休閒空間。她印象較深刻,是在深水埗麥記,目睹媽媽一邊看雜誌,一邊督促女兒做功課。她估計,該區居住環境較狹窄,到麥當勞做功課,反而更舒適。
麥難民營 卧宿一宵
凌晨4時45分,佐敦地窖的老麥內,一名年逾50的「麥難民」訴說蒲老麥的前因後果。這難民從前在內地開廠做皮褸,89年六四屠城他「唔鍾意」,於是返港。他與妻子離婚,獨居於百多呎的房間,「覺得好侷促咪嚟呢度」。他現時偶爾做替工,他自稱「唔需要錢,做嘢係消磨時間」;整晚也在麥記消磨,偷聽其他人在講心事,與陌生人打牙骱。
「呀先生,呢度收啦!收啦!唔好意思!」到了早上11時,灣仔麥記的員工,拍醒橫卧椅上的麥難民。難民睡眼惺忪,發出「唔、唔」的聲音,倒頭再睡,職員再拍拍他說:「收咗啦呢度!」擾攘了3分鐘,才成功清場。麥記一般不會跟露宿者硬來。
麥會堂 婆婆解悶
陳婆婆有一個發黃的麥記發泡膠杯,這個杯是她的「通行證」,讓她進入能與街坊閒聊解悶的「麥會堂」。
64歲的陳婆婆獨居深水埗的板間房,子女住在屯門,一個人很寂寞。婆婆跟職員混熟,晚上會拿着杯要一點熱水、有時會買一包薯條,在這裏坐足一晚,看報紙、看電視解悶。「坐吓,同人傾吓偈囉,啲人走晒,我咪走囉」。她的發泡膠杯已相當殘舊,但自覺消費不多,不好意思向職員索取另一隻。
星期天,Bryan來到中西區的老麥,裏面變成了另一個皇后像廣場,顧客清一色全是外傭,快餐店變成外傭交換同鄉消息的聚腳點。Bryan發現,外傭的消費模式,較香港人「老實點」,「通常佢哋都會一人買一個餐先坐低,唔似我哋幾個人,淨買一杯汽水就坐好耐。」
《麥噹噹:香港麥當勞的空間意義》展覽詳情
日期:3月14至29日
時間:中午12時至下午7時(周一休息)
地點: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3號室
展品:兩名藝術家花了3個月到全港麥當勞作田野考察,以聲音記錄了港人把麥當勞作難民營、社區會堂、商務中心的眾生相
特別留意:今日開幕,免費供應麥當勞食品
資料來源:錄影太奇
實地考察
藝術家偷聽人客百態
Bryan與Terrie,分別在理大和職訓局教設計。兩人於去年初,在港九新界約21間麥當勞進行「田野考察」,微觀客人百態,透過聲音、相片記錄了他們如何將老麥的商業空間,盡化為自己的天地。Bryan曾到過日本的麥記,慨嘆香港人,能將空間的佔用,發揮到極致。
約十個青年人,只買了兩、三杯汽水,公然在這裏切蛋糕。他們不用光顧麥記的生日會服務,也能用最小的消費,買到最大的歡樂。這裏的熱水免費,有人索性自備阿華田粉,向職員要糖要水,安然坐下刨報紙。Bryan說,全球麥記一式一樣,香港人卻暗暗地跟這單一化的霸權抗衡,衍生出「麥書室」、「麥會堂」、「麥機舖」等天地。
數名男子討論竊聽
從下午到深宵,由深水埗到長洲,兩個藝術家變成偷聽者,帶上耳筒暗藏錄音機,偷錄客人、職員的聲音。Terrie說,過程中,聽到少男少女談功課、說愛情。也有螳螂捕蟬的奇遇。她在上水麥記偷聽時,竟聽到幾個中年男子,討論如何使用儀器,竊聽別人的電話。
「細個好鍾意食麥記,大個咗睇到不瘦降之謎、全球化,印象麻麻哋」。Bryan說,從前的麥記,只是快餐店一間,但自02年開始,多了通宵老麥,對港人的意義有了改變。這裏冷氣長開、燈光火猛、播着柔和的音樂,相對於酒店咖啡室、街邊茶餐廳,又多了一點自由空間。兩人將在今日起到本月底,在牛棚藝術村舉行《麥噹噹:香港麥當勞的空間意義》展覽,展品以錄音為主,讓人用耳朵去感受。他們還自掏腰包,在今天展覽開幕日,免費請參觀者「食老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