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嘌醇事件揭醫管局依賴單一供應商歐化藥物化驗結果或今公佈

別嘌醇事件揭醫管局依賴單一供應商
歐化藥物化驗結果或今公佈

【本報訊】歐化藥業被揭發生產的「別嘌醇」含毛霉菌量嚴重超標後,衞生署緊急化驗歐化供應醫院管理局41種藥物,有關化驗已完成,最快今日公佈詳細結果。有業界人士指,基於社會壓力及已證明歐化的藥物安全及品質有問題,估計當局會對歐化採取行動。今次事件亦揭示醫管局買藥過份依賴單一供應商,該局不排除會改變採購模式。

局方下周起巡25藥廠

衞生署最快今日交代歐化藥物的詳細化驗結果,之前該署公佈的部份結果,沒有發現藥物含毛霉菌。藥劑業界指,暫未有聽聞當局叫停或要更換其他歐化藥物。接連發生歐化及萬輝藥物問題,該署會巡查全港25間藥廠,將於下周初起優先巡查歐化及萬輝的姊妹公司。
有藥劑業人士指,若衞生署未有再在歐化其他藥品發現毛霉菌,顯示有問題的四個批次,可能並非在本港廠房製造。現時GMP制度下,藥廠要紀錄藥丸生產日期,但正常程序下沒規定要紀錄顆粒何時製成、測試及儲存多久,顆粒亦沒編號,質疑為何衞生署能確定顆粒儲存了5至14天才製成藥丸。

前總藥劑師擬入藥廠

據悉,醫管局會停用歐化的藥物一段時間,並會取消單一藥物供應商的機制。
另外,本報昨接獲投訴,指醫管局前總藥劑師李伯偉退休後,原希望局方為他度身訂做藥劑部顧問職位,並獲聯網服務總監張偉麟推薦,但最後被局方否決。李伯偉其後欲擔任歐化母公司雅閣臣藥業的股東,雖然醫管局沒有公務員的「過冷河」制度,但局方就李書面知會作回覆時,表示不建議他擔任此職,最後李亦放棄。事件顯示醫管局沒過冷河制度,容易出現利益衝突問題。醫管局回應表示,李退休後沒有受聘該局,該局也沒限制退休員工離職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