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文匯報》報道中聯辦副主任黎桂康日前在港區政協閉門會議上,指與特區政府達成「十點協議」,容許港區政協參與特區政事。事件引來泛民主派高度關注,擔心有關協議干預特區事務,違反《基本法》賦予特區的高度自治,更有助北京在港另立權力核心,力促特首曾蔭權澄清事實。
有違過往低調角色
左派報紙《文匯報》3月11日報道黎桂康於北京與港區政協委員閉門會談時,聲言已與特區政府就政協角色達成「十點協議」,包括要求政協委員就特區內部事務發表意見;特區政府可委任政協擔任公職等,與過往中央避免影響香港高度自治,要求政協低調處理港務態度截然不同。
不少當日在席的政協委員證實黎桂康確實表明政協可有十項角色,「你話係協議又好,共識又好,好明顯畀我哋好清楚嘅訊息,就係就呢十點同政府商量過,大家又同意咗。」
據了解,有關言論令不少委員當場詫異非常,感覺中央有意將政協地位升格。
自由黨前主席田北俊認為黎桂康的言論,揭示中央希望完善港區人大、政協角色。
但泛民主派卻對黎的舉動極表不滿,認為有礙特區高度自治,民主黨已經去信特首曾蔭權,要求交代是否與中聯辦有相關協議,並爭取在下周一的政制事務委員會上討論。
特區否認有關協議
其實在黎桂康向政協表示特區政府加強政協在港功能前夕,負責香港事務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已經呼籲港區人大要為特區事務出謀獻策。民主黨張文光批評有關言論違反《基本法》,因為《基本法》規定人大、政協在特區內部事務上無任何憲制地位與角色,質疑北京及中聯辦企圖在香港建立另一個權力核心,「家就先講民生事務,遲下就為政改做炮台,撐北京政改建議,架空立法會。」
政府發言人則強烈否認特區政府與中聯辦之間有相關「協議」,只稱當局不時與中聯辦商討如何與人大及政協加強溝通,重申當局非常重視人大與政協的意見。
特稿
未受重視頻放特首冷箭
今次傳出北京有意加強人大、政協港區代表參與香港事務的角色,引起政治風波,其實自回歸以來,不少香港的人大、政協代表,均想擴大在港的政治影響力,可是一直不被特區政府重視,他們因此不時向特首曾蔭權作出投訴。
常想擴大影響力
港區人大代表很早以前已要求可以在香港開辦事處,以擴大影響力,但因《基本法》中,人大在港並無角色,所以一直未獲北京首肯,擔心被指在港搞兩個權力中心。人大、政協又常投訴,指他們被特區政府忽視,未有聽取他們的意見,在前特首董建華年代,由於董也是傳統親北京陣營中人,不滿聲音還不算太強,直到曾蔭權當上特首,香港人大、政協不滿被忽視意見越來越大,所以曾在施政報告,以及北京召開兩會前,都會見香港人大、政協代表。不過,不少人大、政協代表批評這些會面只屬「門面工夫」,曾蔭權與特區政府,從未認真重視他們,故此不時向中央打小報告,以示不滿。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