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供」略不回覆供股 仍可收錢

滙豐「供」略
不回覆供股 仍可收錢

【本報訊】滙豐控股(005)今日除權,若昨日趕上尾班車買入滙控,或未有沽出,便已「抵壘」享有供股權。不過,有供股權不一定要供股,散戶可選擇供股、沽出供股權等處理方法,甚至不作出回覆。三個選擇各有優劣,散戶可根據本身對滙控的信任程度,再行決定。 記者:劉美儀、高明輝

滙控供股計劃下一個關口是本月19日在倫敦舉行的股東特別大會,通過供股議案後,集團會向股東寄發股東指引。本港股東最遲需於4月3日下午4時前,回覆是否供股。很多散戶以為選擇只有兩個,一是供股,另一個是不供股、沽出供股權,其實還有第三個選擇,就是不作任何回應。

4月3日前需表態供股否

若股東不表態,供股權便視作失效(lapse),基於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對小投資者保障條款,有關供股權所代表的新發行普通股股數,將透過包銷商代為出售,並按4月9日或以後新股平均交易價作準,在扣減供股價每股28元及所需費用後,將淨額不少於5英鎊(53.75港元)的溢價交還股東。
據滙控供股公佈亦指,倘供股權並無獲有效接納,包銷商將促使買家認購此等未獲接納的新股,前提是扣除供股價及支出(經紀費、交易徵費、佣金、滙兌成本及增值稅等),出售後所得之溢價必須不少於5英鎊,少於此水平則利益撥歸滙控。

包銷商代售 溢價歸散戶

英國滙豐銀行環球資產市場主管RussellJulius接受本報查詢時稱,若不行使供股權,該供股權將由包銷商處理,他們會行使有關供股權供股,將所得股份在新股上市時沽售。若屆時滙控股價高於28元供股價,投資者可獲扣除交易成本後的溢價。若股價低於28元,差額由包銷商包底,股東雖一無所得,亦不需被追差額。
滙控本港發言人昨回應本報查詢時稱,包銷商在4月9日後將透過失效供股權獲得的供股股份,在市場沽出,計算平均價及扣除供股價、手續費後,有關款項將以支票寄給未有表態的股東,股東將如收股息一樣收到有關款項,但何時收到則視乎失效供股權數目。
小股東選擇緘默的回應方式,好處是毋須動用分毫供股,只要除權後平均交易價高於供股價及支出費用,便「有錢落袋」,弊處是出貨時間不能自己決定。
渣打(2888)去年底供股集資18億英鎊,供股計劃獲96.95%股東接納,涉及4.57億股,餘下的3.05%權益(1433萬股),便因股東未有表態、供股權失效後,其所代表的新股股份,經包銷商在倫敦以每股760便士出售,較供股價390便士,多出95%。
股東若選擇供股,須於4月3日供股限期前全數支付供款。優點是可以每股28元購入滙控,以昨天收市價38.45元計,溢價37%,代價是要承受跌穿28元「坐艇」風險。此外,由於供股所得股份已過了去年第四季股息註冊日,故該股份將得不到該季每股10美仙股息。
散戶亦可選擇不供股,並於本月23日至31日內沽出供股權,股東可立即獲利,但可能錯過滙控潛在升幅,同時亦要注意,該供股權其實是一個期權,供股權價格會隨時間值損耗而下跌,即越接近到期日,時間值越低。決定不供股,應盡快沽出供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