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融海嘯對全球經濟冲擊正在加劇,中國2月份出口創歷來最大跌幅,達25.7%,跌幅遠超預期的1%;進口亦勁跌24%,貿易順差由1月份的391億元(美元.下同)大幅收窄至48.5億元。經濟分析師預警,指中國有可能出現貿易逆差,市場預期中央再出手救市。 記者:周燕芬
外貿、內需與固定投資的起伏,決定中央救市頻率。2月份貿易數據顯示中國未能擺脫困局,連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日前亦重申,外貿形勢嚴峻,宏調未能畫上句號。不過,2月份的固定投資增速勝預期,分析師認為,此消彼長下,中央應不急於出招。
出口業年內難復蘇
海關總署公佈2月份出口跌25.7%至649億元,較1月份擴大8.2個百分點;進口跌24%至600億元,跌幅收窄19個百分點;總出口總值為1249億元,跌24.9%。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稱,未來數月中國出口業仍有困難,今年第3季甚至第4季前,出口業都不會出現復蘇。華寶信託宏觀分析師聶文不排除,未來數個月中國或出現貿易逆差的可能性。安信證券分析師高善文指,出口大幅下降說明外部經濟放緩程度超出預期,中國的出口只能「盡人力,聽天命!」
內需低迷 進口跌24%
出口聽天由命,惟有靠內需帶動。中金報告指出,進口當中的一般貿易進口跌31%,反映內需低迷,但隨消化庫存近尾聲,企業將恢復正常進口行為,屆時貿易順差將再收窄。
出口市場表現,首2個月與歐盟外貿總值487億元,跌20%;美國394億元,跌17.4%;和日本138億元,跌17.5%;均低於整體的27.2%。
海關總署報告指由於國家連續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退稅,導致部份產品首2個月出口跌幅較少;例如服裝出口146億元,跌11%;鞋類43億元,跌2.3%;箱包16.4億元,跌7.3%;玩具8.5億美元,跌17%。然而機電產品899億美元,跌21.8%;糧食、化肥、煤、焦炭和鋼材出口量,更分別急降46.7%、55.4%、41.6%、93.9%和52%。
中國首兩月外貿數據
輸往地區:歐盟 貿易額:487.8億美元 變幅:-20.0%
輸往地區:美國 貿易額:394.3億美元 變幅:-17.4%
輸往地區:日本 貿易額:138.5億美元 變幅:-17.5%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