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代表是官員 邀功是本能 - 李平

盡論中國:代表是官員 邀功是本能 - 李平

全國人大代表鍾南山炮轟一些代表樂於歌功頌德,可謂說出了大眾的心聲。按照憲法,全國人大會議是中國最高權力機關,但人大代表素有「四手代表」之稱,即「走訪選民握握手、聽聽報告拍拍手、選舉表決舉舉手、大會閉幕揮揮手」,一年只到北京開一次會,勞民傷財多過為民辦事。

淪為歌功頌德的會議

人大會議淪為歌功頌德的會議,一方面是因為代表主要由各級、各地官員組成,不可能着重反映民意,另一方面是因為中共曾經標榜批評與自我批評為其優良傳統,但自1980年代後期已被改為表揚與自我表揚。
十一屆全國人大現有2,985名代表,內地31個省分的代表並不是直選產生,而是由各省人大會議選出,其中官員約佔三分一,還不包括一批以知識分子、民主派人士名義入選的官員。代表人數最少的海南省,19位代表有15位是現任或退休官員,另有一位來自企業、三位來自學校或研究機構。
鍾南山所在的廣東省代表團有156位代表,其中有74位官員、50位工商界人士、20位專業人士(包括學校校長、醫院院長)和12位基層代表。相對於海南團,人數眾多的廣東團可以容納更多的公司老闆,似乎較能代表廣東的經濟發展水平,但官員比例仍極高,省人大常委會六位副主任有五位是全國人大代表,21個市均有市委書記或市長出任代表,省政府直轄廳局中有12位官員出任代表,更令人驚訝的是,有些廳局竟然佔了兩席,包括省發改委的主任李妙娟、副主任魯修祿,省教育廳廳長羅偉其、副廳長羅遠芳。

難指望批評中央施政

了解這些代表的真實身份,自然不難理解他們為甚麼會出現鍾南山所批評的「10分鐘的發言,8分鐘用來對報告、對自己歌功頌德」。不管是地方官員,還是國企、民企的老闆,誰能指望他們批評中央的官員和施政呢?邀功請賞只不過是他們的本能而已。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