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4歲媽媽阿瑩青春無憂,上網大晒孕照未有細想將來,幾幀照片只呈現了少女懷孕的冰山一角。本港每年有近500宗未成年少女懷孕個案,有少女13歲做媽媽、15歲「三年抱兩」才追悔莫及。17歲的阿曉是過來人,她坦言少女媽咪唔易做,湊女換片很困身,街坊歧視目光更難受,張羅奶粉錢更苦惱,「事後諗番,當初唔應該要個BB。」
記者:雷子樂
新界西是未成年媽媽的「重鎮」,全港18歲以下的產子個案,約一半在那裏發生。基督教信義會去年開始為該區未成年孕婦提供協助。該會生命天使教育中心服務主任張燕莉透露,最年輕的媽媽只有13歲。兩年前她首度懷孕,抱着珍惜生命的心態,決定讓嬰兒出生。她去年再「意外」懷孕,始向社工求助。今年初誕下第二胎,她已跟男友分手。
「冇晒自己嘅時間」
15歲的少女獨力照顧約兩歲和數個月大的孩子,相當吃力,也後悔當初的決定。少女媽媽聽到嬰兒哭啼就心情欠佳。她來自綜援家庭,剛滿15歲的時候,社署社工曾要求她自力更生,但她帶着兩個孩子,有心無力。嬰兒的奶粉、衣服要靠信義會接濟。「當佢生多一個,壓力增加咗一倍。」信義會已安排了有經驗的婦女做其「護航大使」,與她分享照顧孩子的經驗。
若不是親身經歷,阿曉也不會明白少女媽媽的艱辛。「冇晒自己嘅時間!」17歲的她,熟練地為三個月大的女兒換尿片,「上晝盡量唔畀佢瞓咁多,唔係夜晚佢會唔瞓。」湊女辛苦,總不及街坊、長輩的白眼難受。抱着女兒到健康院檢查,突然會殺出一個師奶,指摘她抱女手勢不正確。三代同堂去街,連家人也被指指點點。
「好後悔、好辛苦,好想好想返去讀書。」阿曉中三拍拖,失身時沒做安全措施,事後避孕已太遲。19歲的男友願跟她結婚,家人想她墮胎,但阿曉覺得肚裏是一條生命,又愛錫男友,決定讓嬰兒出世。第一眼看到女兒,感覺是「好開心,又好核凸」。去年懷胎五個月,她還如常上學。為照顧女兒,她即使可升班,今年也得輟學。
告別校園,17歲就要應付婆媳關係,每天為家用、湊女方法等問題與家婆角力。「朋友話題唔同晒,冇人可以同我分憂。」從事汽車維修的丈夫,月入僅6,000元,交租、給家用、扣除使費後,不知奶粉錢從何來,要向社工求助。
「湊BB要好有毅力」
眼見14歲孕婦阿瑩在互聯網張貼大肚照,分享懷孕感受,阿曉覺得這行為沒必要,只想寄語她:「湊BB要好有毅力先做到,生咗出嚟,就要勇敢去面對。」
此外,昨有傳媒報道,07年初一名小學六年級12歲男童,與一名13歲女同學發生性關係,女同學事後懷孕,07年10月誕下嬰兒。該名12歲爸爸被控以非禮罪,被警司警誡。
專家之言:女童來經已能生育
年輕人趨早熟,令未婚父母年輕化問題更嚴重。專家指,年僅9歲的女童只要已來經,理論上已擁有生育能力。家長可留意女兒經期是否正常、有沒有出現嘔吐或胃口大增,判斷是否已懷孕。
初經年齡最小9歲
婦產科專科醫生盧永傑指出,少女來經代表生殖系統已發育成熟,適合懷孕,近年青少年較早熟,女童初經年齡已降至9歲,理論上已可為人母。
生殖醫學科專科醫生龍炳樑則表示,少男能射精時便可令女性懷孕,為人父親,但年紀一般較少女遲。
盧永傑說,過往有研究指出,19歲以下的年輕孕婦,患上早產、妊娠高血壓及誕下葡萄胎等的風險,較適齡孕婦高。另一婦產科專科醫生盧兆輝也指出,未婚懷孕少女身體仍在發育中,盆骨或未完全發展而需剖腹分娩;部份少女也會錯過產前檢查,未能及早發現胎兒的併發症。
盧兆輝稱,雖然生產不會影響年輕母親的發育,卻會造成長遠心理影響,故他提醒少女自我保護,家長也應留意女兒的經期是否正常、有否出現嘔吐、胃口大增等症狀,平日也可注意女兒有否避免穿貼身衣服等。
本報記者
未成年少女懷孕數字
未婚墮胎︰326宗(07年)
未婚產子︰137名(07年)
屯門、元朗、天水圍區未婚產子︰145宗(06年5月至08年1月)
-求助熱線-
信義會天使護航計劃:51322155、23321107
母親的抉擇:28682022
家計會:25722222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你想知 想講 想問?
你有類似的經歷嗎?情況如何?
請即上《蘋果》網頁 http://appledaily.atnext.com留言喇!
或電郵至: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11
手機短訊:638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