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 - 妙玲

迷信 - 妙玲

妙玲
自由撰稿人

論老、中、青,港人或都有份原始性的迷信儍勁。迷信,不單是宗教或「車公」,還可以是名人、偶像;甚至滙豐。
迷信,本出於善良無可厚非,人們只在感情上尋找可以寄託的一份期望、一份憑藉、一份依傍。令人沮喪的現實是,任何人、事、物或股票,都會因循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不同階段而改變,甚至變得面目全非;完全不因個人善良意志而轉移……
曾寄予厚望才會失望,因為迷戀過才會心傷。迷信,皆源自一字曰──「癡」!
迷信偶像是其中例子。很多被捧成偶像的藝人,表面形象正氣凜然,愛心爆棚;純情天真。但接二連三爆出偶像私底下原來很多都濫情、濫交、濫藥……偶像真面目外間知多少?連串醜聞或只屬冰山一角,也許只是有人「一時不慎」而曝光而已,而「粉絲」們弱小心靈遭受衝擊只因迷信所致。
迷信也不限於少不更事的年輕人,即使心智成熟中、老年其實同屬迷信一族,單從投資態度,便看到成年人另類迷信現象。百年老店滙豐股票一直被公認穩重可靠,深受各階層中、老年信賴,從富豪到小工皆視之為保障老本最佳投資選擇。豈料曾一致認為「有買貴,冇買錯」的「大笨象」難敵「海嘯」吞噬,由年前逾一百五十元高位跌至三十三元,只剩下半截「象鼻」!初時一眾股民仍執迷不悔圖以「血肉長城」抵禦連串股海巨浪;到頭來卻變成「血肉橫飛、血流成河」……
滙豐股價越跌越傷身,股民則越看越傷心!當癡心股民同聲一哭「股喪」之際,還面臨供股與否的艱難抉擇。而城中一眾富豪紛紛表態力撐「救象」行動;似乎變相催谷「名人效應」的另類迷信指數……
從宗教「車公」,到名人、偶像、滙豐;正正彰顯千奇百怪的迷信生態種種。
一眾高官「政棍」每年初都帶頭不問蒼生問鬼神,民眾也趨之若鶩。市道越差,迷信指數就越高,也許大家覺得信神、信佛、信偶像、信滙豐,都比信政府着數!